• 46阅读
  • 0回复

西欧的“苏东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08
第6版(国际)
专栏:

西欧的“苏东热”
黄晴
欧洲共同体今年6月与经互会建立正式关系、8月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之后,西欧一些国家在对外经贸关系上出现了向苏联东欧地区“进军”的热潮。10月中旬,意大利总理德米塔访问苏联,下旬,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接踵而至。两国代表团中均包括高级经济官员和经济界巨头,访问具有浓厚的“务实”色彩。11月初,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波兰,与此同时,苏联和欧共体将举行双边合作协定的探索性会谈。下旬,法国总统密特朗还将访问苏联。
西欧同苏联、东欧的经贸关系亦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的转机。10月份,西欧5个国家的银行相继向苏联打开了资金的“闸门”:西德和意大利的银行界已确定了向苏联贷款16.5亿美元和7.75亿美元;法国拟提供20亿美元,英国准备提供17.5亿美元,荷兰也将提供2.25亿美元。据悉,许多家西方企业正在同苏东国家洽谈开办合资企业事宜。
西欧出现“苏东热”并非偶然。首先,它是东西方关系大气候转暖的一个自然结果。苏美签署中导条约之后,东西方在欧洲的对峙状态得到缓解,缓和和对话成为时代潮流,西欧国家不会在这一潮流中作壁上观,仅扮演看客的角色。其次,在西欧国家看来,苏联的改革“符合西欧的利益”,希望改革继续朝着有利于西欧的方向发展。其三,苏联东欧的改革开放为西方国家展现了一个潜在的大市场,西欧各国均想利用这一机会在苏联和东欧地区“建立自己的贸易技术优势”。用西方银行家的话说:“不是打进苏联经济,就是被甩在这个能提供巨大机会的市场后面。”同时,西欧一些国家还企图通过经贸关系施加政治影响。
面对西欧的“苏东热”和苏联乘美国大选难于在外交上发挥作用的时刻,积极发起对西欧的外交攻势,使美国显得顾虑重重。它一怕敏感的高技术经由西欧国家滚滚“东流”,二怕苏联借助西方的资金和技术增强综合国力,特别是提高军事实力水平,酿成后患,三怕西欧国家捷足先登,抢占了苏联东欧市场上的制高点,因为美国也对这一潜在大市场觊觎已久,此时难免有葡萄酸的滋味。因此,一些美国半官方人士和舆论提醒西欧,不要对苏联大量输血,应适可而止。
面对美国的不快,西欧国家一方面表示不当“美国政策的应声虫”,一方面又表示要持谨慎态度:“既开放又不放松警惕”。
西欧和苏联东欧在经济上互有需求,在一些方面可以相互补充,所以,西欧出现的这股“苏东热”是不难理解的,何况目前世界各国还出现经济上相互依赖性加深这一趋势。不过,这股“苏东热”的发展将取决于苏联和东欧国家改革的进程,而且,它还会在西欧同美国的关系中,造成新的争执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