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委员们围绕整顿经济秩序、农业、教育、企业改革、精神文明建设发表意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09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委员们围绕整顿经济秩序、农业、教育、企业改革、精神文明建设发表意见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连续举行大会发言。
万里委员长出席了会议。副委员长叶飞、廖汉生分别主持了两天的全体会。
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问题,顾明委员认为,基建投资必须纳入法治轨道,要制定“预算法”。追加预算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审批,不能随意增加开支。我们的金融工作要做到宏观调控,微观搞活,金融工作就必须依法办事,就要制定“银行法”、“金融管理法”、“货币发行法”、“信贷法”等法律。陶力委员认为,在新旧体制转换并存时期,应当十分重视过渡措施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某些重要的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双轨制不可能也不应当在短期内取消。虽然这是很不规范的过渡性措施,但从当前实际出发,对促进新旧体制转换仍有重要的积极作用。陈邃衡委员认为,在清理整顿中,希望中央主管部门能旗帜鲜明地站出来,以实际行动支持地方工商管理部门把检查工作进行到底。查处“官倒”,应从中央做起,从北京做起。国务院各部委、中央各群众团体、学会、协会所办的公司,都应该迅速清理整顿,并将结果公布于众。朱荣委员建议,国家计划部门要认真贯彻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合理地调整投资结构,真正体现对农业采取倾斜政策,带动各级地方计委、集体、农民个人,都要切切实实地增加农业的投入。陈先委员认为,宏观调控的重点应放在财政和银行,特别是银行。财政方面要努力增收节支,增收主要靠加强税收,打击偷税、漏税现象。银行方面重点抓货币发行、信贷规模和调整信贷结构。信贷和货币发行的开关一拧紧,对治理经济过热和投资膨胀就有速效。
关于农业问题,何英委员说,现在有的干部包括某些领导干部有忽视农业的倾向,对农民不那么热情,对农业不那么关心,对农业的投入太少。基建规模过大、高级饭店和楼堂馆所搞得太多,为什么不挤一点资金出来投入农业?这很值得我们反思。李剑白认为,粮食问题,最终是人民食品营养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应只在粮食上打主意,还要大力发展节粮型养殖业,包括畜牧业和水产业。这不仅可以减轻对粮食的压力,还能够改善人民膳食营养,增强民族体质。因此,在抓紧粮食的同时,还应在政策上对养殖业给予大力扶持。黄顺兴委员建议,把国家农科院与地方农科院所的结构连成一条鞭,把遍布全国的各院所的科研人才必要时作机动性的调度、派遣,增加技术交流机会,既可发挥个人潜力,又能提高集体功能。这样,能在不增加国家开支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普及,有利于挖掘农业生产潜力。
关于教育问题,吴大琨委员说,大学里目前学生厌学、不想学,教师也不专心教书,使得应有的学习气氛大大下降。既然如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又怎么能真正发达起来?希望中央领导、国家教委和各级学校党委都应该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要整顿学校的教学秩序,严格对学生的管理,禁止学生在校经商,教师应首先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张承先委员说,教育经费问题,不是哪个部门的问题,而是国家宏观决策问题。都说国家没钱,可在兴建楼堂馆所、购买豪华汽车等方面又显得那么有钱。总之,指导思想问题不解决,解决教育经费就有困难。
关于深化企业改革问题,朱学范副委员长在书面发言中指出,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需要对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有统一认识。一方面要教育职工树立和提高主人翁的自觉性,真正担负起主人翁的责任。另一方面认真贯彻“企业法”,在企业内部的各种活动中,要体现和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使职工有切实感受。徐运北委员指出,企业改革要从商品生产出发,首先改革税收和财务管理体制,既要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又要促使企业发展商品生产,制定合理的税率,企业向国家统一纳税,取消调节税,降低所得税率,使企业照章纳税后大部分利润能用于扩大再生产。
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邓家泰委员说,近几年来,在改革开放中,讲经济技术比较多些,这是应该的。现在的问题是党的观念淡薄了,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削弱,这是当前产生一些混乱和问题以至某些腐败现象的一个根本原因。要通过加强党的教育包括爱国主义和优良传统教育,宣传各条战线先进人物和英模事迹,树立正气,从严治党。刘大年委员说,过去,我们曾经相信过“精神万能”,今天,又有些人觉得“精神无能”而“金钱万能”,这两种极端倾向都不符合人类发展的历史。一个没有信仰和精神支柱的社会本身就不可能作为社会存在下去。我们不能因为现在要发展商品经济,就把这些看作是“假、大、空”,我们理论工作者,应该有自己鲜明的观点。
关于标准化法草案,杨烈宇委员认为,应给地方标准以明确的法律地位。一个不能否认的客观事实,我国实际制定的国家标准只有1.3万个,专业(部)标准1.6万多个,而地方标准却有10万多个,如不承认地方标准的法律地位,这10万多个地方标准就成了非法的了。
在昨天上午的全体会上,委员们还听取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涧青作的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法草案的修改意见的汇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