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竹下内阁执政一年回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09
第6版(国际)
专栏:日本通讯

竹下内阁执政一年回顾
本报记者 于青
去年11月6日,竹下登当选日本首相,同日,竹下内阁问世。
当时日本舆论界曾认为,这是一个不擅外交、重视内政的内阁。然而,一年来,竹下出访9次,涉足13个国家和地区,其外交之活跃,令人注目。
不难看出,竹下外交既有前内阁外交政策的痕迹,在口号和行动上也有自己的特色。竹下提出日本要为世界作出贡献,提出了国际合作构想的“三根支柱”:为维护世界和平和解决地区间问题做出贡献;增加日本的对外经济援助;促进多种多样的文化交流。
竹下外交不仅解决了部分前内阁遗留下的难题,还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日美之间近年来经济摩擦此伏彼起,有时甚至闹得不可开交。竹下内阁上台后,相继就建筑市场、牛肉、柑桔等贸易问题同美国达成妥协,使一度紧张的日美关系得到缓和。在日欧外交中,竹下致力于改变过去偏重美国、日欧关系相对疏远的格局,两次穿梭访问西欧国家,提出开创“美日欧关系正三角新时代”。
与前内阁侧重强调“日本是西方的一员”不同,竹下强调“日本既是西方的一员,也是亚太的一员”,极力扩大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影响。竹下内阁重视对华外交,他本人8月末的访华之行取得很大成功。竹下表示将遵循发展日中关系的各项原则,进一步加强双方经济技术合作和促进文化交流,并希望日中友好合作关系出现新的飞跃。竹下内阁在柬埔寨、阿富汗、两伊、朝鲜半岛和巴勒斯坦等问题上的外交活动也明显增加。
注重经济也是竹下外交的特点之一。竹下在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提出,从1988年到1992年期间,日本向发展中国家提供500亿美元以上的援助,以赠款形式,免除近年向最贫国提供的日元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努力摆脱日本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众矢之的的被动局面。
竹下在就任首相之前,担任过五任大藏大臣、前自民党干事长,以擅理内政、精通财务著称。但是,与外交政绩相比,竹下内阁在内政方面尚无显赫成果,而且步履维艰。
在内政方面,竹下内阁绝大部分精力花在税制改革上。竹下吸取前两届内阁时期改革税制失败的教训,发挥善于协调、事先疏通的特长,首先寻求执政党内统一认识和财界的认可,并且不遗余力地四处演说,力争在本届临时国会上通过税制改革法案。
竹下内阁和自民党本想以税制改革法案作为本届临时国会的主要议题,故称之为“税制国会”。未料到,最初的70天会期耗尽,税改法案未能列入日程。直到59天延长会期过半的11月4日,才开始审议税改法案。“税制国会”一度变成“股票国会”,追究里库路特股票疑案竟成了国会的主要议题。
里库路特股票案东窗事发前期,司法当局只作为关系到政治家伦理的一般经济案件,未予重视。后来发现了贿赂行为后,才认识到事关法律,非同小可,遂决定作为刑事案件立案侦破。司法当局前后逮捕了行贿的里库路特公司职员,强行搜查了里库路特公司、里库路特宇宙公司及其有关银行。迄今,已发现股票丑闻涉嫌前内阁和现内阁的主要官员,以及十几名国会议员。
眼下的竹下内阁对于追究里库路特股票疑案,既不能表示冷淡,又唯恐事态扩大;对于税制改革法案,既希望早日通过,又不能急于求成,正面临一场严峻考验。
纵观竹下内阁执政一年,似可简言之为“活跃的外交,困惑的内政”。展望进入第二年的竹下内阁,此间人士认为,推进日美关系是外交上的主要课题。内政的当务之急,一是争取在本届国会审议通过税改法案,二是如何把竞选时提出的日本列岛家乡论具体化。
(本报东京7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