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布什入主白宫:回顾与展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10
第6版(国际)
专栏:述评

布什入主白宫:回顾与展望
本报记者 景宪法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在今天举行的大选中以压倒多数的选票击败了民主党竞争对手杜卡基斯,夺得了美国第41任总统的宝座。
布什在同杜卡基斯的决战中囊括了南部诸州的全部选举人票,并在中西部等民主党的传统势力范围内取得重大战果,以致最终横扫40多个州。布什的当选,使美国政坛上出现了半个世纪以来共和党连续执政最久的局面。
布什在为时9个月的全部竞选历程中,先后击败了共和党阵营内部5名竞争对手,于今年8月获得总统候选人的提名。在杜、布对阵初期,布什声誉曾一度比杜卡基斯落后10余个百分点之多。进入竞选高潮阶段之后,布什调整战略,大张旗鼓地宣传共和党执政8年以来对外争得美苏关系缓和、对内取得经济持续繁荣两大政绩,抨击杜卡基斯主张增税、削减防务实力以及对社会犯罪制裁不力,使自己的被动局面出现转机。根据大选结果分析,美国经济持续6年的增长和目前的广就业、低通膨之势,乃布什竞选获胜的关键所在。
杜卡基斯虽然抓住了“里根革命”中财政赤字居高不下、贸易逆差严重、中产阶级经济地位受挤这几个薄弱环节,但由于杜卡基斯始终未敢向选民承诺决不增税,且允许在押罪犯周末探亲、枪支管制等“自由派”主张尚“离美国现实主流太远”,因此杜卡基斯始终未能卓有成效地争取战后出生的中青年美国人中的绝大多数选票,其中特别是那些曾支持过里根的民主党人的选票。杜卡基斯在亚特兰大提名之后的优势消失殆尽乃致最后败北,其根本原因莫过于此。
布什的当选从相当程度上受惠于里根总统的声望。然而从共和党候选人在竞选中暴露的弱点来看,即将走马上任的布什总统将面临诸方面的挑战:
首先,目前的经济势头对新总统来说“既可载舟、又可覆舟”。里根经济政策留下的漏洞太多:贸易逆差严重、金融市场管理紊乱、企业兼并现象已制约经济的健康发展。里根的税制改革虽对经济产生刺激作用,但下届总统的预算则更为拮据。根据国会立法,里根任期内遗留的1500亿财政赤字须在新总统任期内削减干净,布什在竞选中一不同意裁减军费,二不允许增加税收,如何削减赤字,目前尚难找答复。
在外交与防务方面,布什提出“以实力求缓和”的口号,拟将在美苏缓和的道路上继续迈步。此间评论认为,白宫新主人的任务是“如何使西欧盟国和对手苏联都确信,美国削减核武器并非意味着在使用武力方面出现任何松动迹象”。
由于贸易赤字居高不下,美国同西方工业国之间摩擦将有增无减。美元跌至谷底时日已久,新总统能否在“拍卖美利坚”招牌下继续同日、德等国协调经济政策?尤其引人注目的是,1992年的“欧洲大市场”即将出现,怎样打破西欧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将是新总统责无旁贷的任务。
两党候选人在竞选中相互攻讦的社会问题都将移交给新总统解决。随着战后出生的中青年人成为美国社会的核心阶层,禁毒、幼儿托育、教育已成为美国社会的“老、大、难”问题,新总统在竞选中作出的许诺都要一一验证。
除此之外,国会参众两院的换届选举和总统大选同日举行,在民主党重掌国会的情况下,白宫在内政、外交等重大问题上如何协调同国会的关系,对新总统来说也将是一大考验。
总之,美国将在下届总统任期内进入本世纪的最后一个10年。美国能否在沧海横流的国际竞争中继续保持20世纪超级大国的地位,布什政府的作为将是关键。
(本报华盛顿11月8日电)
(附图片)
布什获胜后同夫人一起向支持者挥手致意。
新华社发(传真照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