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土地“大夫”熊范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12
第2版(经济)
专栏:献身黄淮海

土地“大夫”熊范伦
新华社记者 尹建华 张传宣
安徽省蒙城县马店乡的一间大房子里,一二百农民围着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熊范伦“求诊”:“俺那块地咋就不‘板’啦?”“要拿800斤麦子,这肥料该咋配方?” 熊范伦手按键盘,电子计算机按照农学家的思维方式提问、推理、运算,不过几十秒,一个准确的答案就显示在荧光屏上……
熊范伦今年47岁,白净脸,戴一副紫边眼镜。记者从他的介绍中得知,“文革”后,他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马里兰大学工作2年,主攻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学科。国外归来,正当国内同行热衷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时候,他却一头扎到淮北农村,开始了高技术在砂姜黑土治理上的应用研究。
砂姜黑土,一种多灾低产土壤,黄淮海平原有2000万亩。地球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砂姜黑土这样集中的地方。农民说这种土地“一寸黑,二寸黄,三寸以下是砂姜”,土壤板结,渗透性差,一场小雨就涝,几天无雨就旱,治理难度很大。熊范伦四处寻找合作者。他瞅上了安徽省农科院土肥所的吴文荣。老吴和他的同事们在蒙城县马店乡建立实验基地,一蹲就是七八年,在治理砂姜黑土上积累了许多经验。两人凑到一起,谈啊,记啊,一个通宵又一个通宵。从砂姜黑土的成因、特性,到作物生长的基本需求,最后得出结论:科学施肥是砂姜黑土改造的关键一环。熊范伦和几位研究生一起,将获得的知识归纳整理,使用模式识别和链接技术,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砂姜土小麦施肥专家咨询系统。
这套系统有知识库、推理规则库、数据库和两个辅助系统组成。计算机按用户要求咨询,就像同一位土壤肥料专家谈话一样。它可以根据有关土壤养分的含量判断土壤肥力,给出科学施肥方案,并预测小麦产量;可以根据农民希望的产量给出合理施肥方法。1985年在蒙城县首次推广使用,4000亩示范田小麦平均增产二成以上。
1986年12月,这套系统经过省级鉴定后不久,安徽小麦专家吴文荣患胃癌去世了。他的思维方式,却在专家咨询系统的计算机里继续运转;他的知识,仍在指导农民种田。农民感谢熊范伦使一位农学家得到永生。
这几年,熊范伦和他的助手们背着计算机挤火车、赶汽车,蒙城、涡阳,利辛、宿县,跑了一县又一县,转了一村又一村,开展咨询服务,为砂姜黑土开“药方”。现有10多个县的65万亩土地按方施肥种麦,一年节省肥料钱200多万元,小麦普遍增产一成半到三成。有专家预计,这项成果如在整个淮北地区推广,节省化肥与增产小麦两项合起来,年获经济效益可达一亿元以上。
今年春,记者在山东德州见到熊范伦。他正帮助鲁西北几个县建立专家咨询系统。他告诉我们,砂姜黑土小麦施肥专家咨询系统,不过是打了一个框架,增删知识库的内容,就可用于其他土壤和作物。确实,盐碱土、碳酸盐黑土地上的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咨询系统,有的已经推广使用,有的正在建立。他说:“我相信,人工智能在农业上应用,大有前途。”(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