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东山再起未可知——日本杯中苏女排赛后小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12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东山再起未可知
——日本杯中苏女排赛后小记
一个多月前的汉城奥运会和12天前的香港超霸杯,中国女排接连负于苏联女排。就在5天前的日本杯女排邀请赛首战中,中国女排还是以1∶3败北。昨天中苏女排争夺日本杯之战,赛前舆论自然看好苏联女排,认为中国女排大势已去,定输无疑。
比赛结果,中国女排以3∶1战胜苏联女排。意外的结局,成为今天此间体育报道的热门话题。有关消息的标题:《朝日新闻》是
“中国获胜,夺回世界最强”,《东京新闻》是“中国女排顽强奋战,挫败奥运金牌得主”。普遍认为,中苏决战打满17分的前两局是最高水平的女排比赛。
是不是苏联女排有所保留?苏联女排教练卡尔波里赛后对记者说:“没有一个队不想争夺冠军,今天中国女排的表现确实不同往日。”中国女排取胜原因何在?中国女排教练李耀先答道:“今天发球好。”行家认为,中国女排拦网成功率高。
中国女排在昨天比赛中以高质量的发球破坏了对方的一传,使苏联女排难以组织有效的快攻。苏联女排的法宝是高打强攻,在过去几次比赛中,被动挨打是中国女排失利的主要原因。而昨天的比赛中,中国女排队员好像比平日跳得高,时机也掌握得好,使苏联女排的拿手好戏未能奏效。不仅身高1米88的李月明拦网出众,连身材不高的巫丹也多次封死对方高大队员的扣球。靠顽强的防守,中国女排在第4局中竟连得8分。李国君表现尤为出色,获得行家一致好评,当选为本次比赛的最佳选手。
比赛中,李耀先教练大胆地频繁换上“板凳队员”,有意磨练年轻队员。因指挥有方,李耀先获得本次比赛最佳教练的称号。比赛结束后,李教练胸有成竹地说:“我对中国女排实现新老交替的前景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于青
(东京11月11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