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综合治理见成效 八次洪峰奈我何 黄河入海口治理工程取得成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14
第2版(经济)
专栏:

综合治理见成效 八次洪峰奈我何
黄河入海口治理工程取得成效
新华社济南11月13日电 (记者朱文志)山东黄河河务局东营修防处有关人员告诉记者:今年,胜利油田和山东黄河河务局东营修防处联合对黄河口进行的综合治理,收到显著效果。今年黄河口受到八次洪峰袭击,安然无恙。
黄河是世界上含泥沙量最高的河流,这条大河每年从上游——西北黄土高原裹携16亿吨泥沙东下,其中近10亿吨进入黄河口地区。由于入海口不断淤积、抬高、摆动,平均10年左右黄河就变更一次入海流路。黄河泥沙沉积虽然塑造了广袤的黄河三角洲,但黄河“摆尾”却直接影响着位于入海口一带的胜利油田的安全。没有黄河水,油田就无法组织有效的勘探、开发,黄河入海流路不稳,整个油田就无法安定生产。因此,综合治理黄河口是油田发展和黄河三角洲开发的迫切需要。
黄河现行入海流路——清水沟,是1976年实行第一次人工计划改道后形成的,已行水12年之久,进入了衰亡期:河口有巨大的拦门沙,河道分岔严重,河道内有鸡心滩和沙岗,河床抬高。今年5月,胜利油田和东营修防处联合组织80多部机械、船只,1500多名民工和70余名职工,开赴黄河河口,在不影响整体防洪的前提下,对黄河口进行综合治理。他们先后堵截6条支流,使河道归一;清除了河道中三处大的障碍;修筑起长3500米、宽5米、高1.2米的导流堤;在河口巨型拦门沙上开挖了一条45米宽、2至3.5米深、2000多米长的新河槽,初步实现了河归正道、打通河口的治理要求。
第一期治理工程7月份刚刚完工,黄河连续8次洪峰便接踵而来,流量一次比一次大,河口最大流量达5660立方米/秒。令人惊奇的是,第7次洪峰比第一次洪峰流量增大一倍,然而,濒临黄河入海口的长堤、红柳等油田全部安然无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