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窗口,进来的不光是技术——北京自动化技术研究所创办中外合资公司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15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窗口,进来的不光是技术
——北京自动化技术研究所创办中外合资公司的启示
本报记者 朱维群
北京自动化技术研究所两年来创办了3个中外合资的科研开发公司。最初目的是开几扇窗口,便于吸收、移植国外先进技术。然而,从窗口进来的除技术,还有更引人深省的东西。
中外合资公司这个“子体”同国营研究所这个“母体”之间,在效益和人的潜能发掘方面反差强烈
中美合资北京自动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第一年,经营额就有273万元,实现利润96万元,合资双方当年收回各自投资成本。第二年营业额758万元,实现利润130万元,人均创纯收入3.8万元。
研究所与日方合资开办的北京康泰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运营仅半年,盈利20万元,年人均创纯收入超万元。
研究所这个单位虽已有30年历史、500名职工,可去年创纯收入才57万元,人均只有1000多元!
合资公司获益没有脱离科研本行,其科研开发速度也比所里的平均速度快得多。
中美公司两年开发6项主要科研成果,全部达到国际先进工业生产水平。他们引进的一种温切斯特硬盘是美国两个月前才问世的新品,已成功移植到国产微机上。他们引进的粉漆喷涂设备,当年开发,当年投产,迅速形成批量生产能力,被列入国家“七五”期间重点推广工艺。
中日公司不仅能做出日方母公司全部产品,并能返销日本市场,其计算机硬件相当近年国际水平。
合资公司的有效工时率,据统计达60—70%,挤净水分,也有50—60%。尽管比日方母公司的70—80%还差一截,但比研究所高出一倍。
造成如此反差,是因为合资公司从国外引入了管理层吗?不是。外商虽参加董事会,出任总经理,但每年来京次数很少,更未派常驻人员。公司日常管理全部由原研究所人员承担。
是因为公司吃“偏饭”,网罗了所内精兵强将吗?也不是。公司人员是以研究室为单位“切块”划过去的,后来虽辞退一些人,又新聘一些人,但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比例同所里差不多。
是因为公司肯出高工资吗?也不尽然。目前,公司人均收入说起来比所里高1倍,但他们的创收要比所里高十几倍、几十倍。中美公司的奖励基金只占其纯收入4%,而研究所的这项开支却占20%!
还是这些人,还是这些工作,还在一个大院里,为什么“摇身一变”,效益差别就如此之大?
答案清楚而简单:合资公司从外国母公司引入了先进国家通用的某些经营管理方式
中外合资公司的性质,就决定它完全不能指望国家的“大锅饭”,它能指望的只有《合资法》所保障的经营自主权。在效益目标驱使下,传统的“课题—成果—课题”科研程序被“市场—成果—市场”所代替。研究所作为合资一方,其意图只有通过董事会才能生效,而在日常业务中,与公司人员的关系已从过去的领导和被领导,变成了如今的伙伴关系。合资公司头顶上时时笼罩着市场竞争失利的风险,正因如此,它被逼着形成传统院所无法比拟的积聚财富的能力。
根据聘任合同制,合资公司受聘者必须经试用期,谁也别指望发个“铁饭碗”。中美公司先后录用所内43人,其中14人在试用期内被辞退。中日公司在招聘中除专业考核,还引入日本的“性格能力测试法”和美国的“程序员适应性检查法”。前者用于检查心理素质,后者检查逻辑分析推断能力,40分以下者不收,据说满分100也无人能达到。公司对职员的要求是“任务必须完成,方法自己设计。”这套制度既保证职工具有科研开发所必需的全面素质,又逼迫这种素质尽快产出效益。
合资公司的制度:每人每个工作日都须填工时利用表,表内基础统计单位为半小时,由组长核准、会计统计,算出每个人的有效工时率。凡与业务无直接联系的时耗,即使是必要的会议和学习,也算无效工时。由于有效工时率直接关系到效益,又是工资调整的重要参数,它自然成为每个人衡量自己业务与能力的一根标尺。副所长张雁之说:“过去,所里为解决考勤问题,实行过翻牌子、打孔,直至所长亲自站大门,至今也未能根本解决问题。而同样的人去了合资公司,这个问题却消失了。”
合资公司的分配制度也依法另起炉灶。中日公司中方经理徐伟新说:“原则是增加级别、缩小级差,改变现行工资制的‘赶班车’、‘跳跃式’弊端,让职工年年都有盼头。”在他们的工资结构表中,能力工资一项竟分56级。职工每年一调,每调可升3至5级。按这个制度,职工在25岁至45岁之际,也就是在他最能干、家庭负担也最重之际,工资升幅可望最大,其作用是激励职工在人生黄金年龄段上创出效益。
这种机制,使职工既能分享企业在市场上挣来的效益,同时又分担企业在市场上遭遇的风险。合资公司主要不是靠劝说,而是靠制度改变人的观念、习惯,发掘人的潜能。
发生在身边的竞赛,使人们更清楚地看出传统的办所模式不行了
研究所参照合资公司的机制,推行了一系列优化组合办法:集中科研力量筹建高技术实验室,给予人、财、物自主权;将所有经济上能核算的部门都改为实业部,使之逐渐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推行人员组合的“双向选择”,给部门以人事辞退权……
这些改革提高了研究所运营效率,却未能从根本上扭转研究所与合资公司效益差距扩大的趋势。因为我们在实行这些措施时,一碰到实际问题就打了折扣,往往不得不迁就旧体制,不得不重定尺寸,甚至走回头路。
比如,合资公司辞退的人可以回到所里,而所里辞退的人却不能当真推到社会上去。上级既要求优化组合,又要求下岗人员“内部消化”。这样,各部门在聘用能干的人才时,也得分摊一点老、弱、病、差。全所先后有47人次列入编外,但在“利用特长”、“适当安排”名义下又先后上岗了。目前,编外只有5人,最后还得所里安排。
改革的外部社会、经济环境不够理想,改革措施不配套,固然都是困难,但人的思想观念上的不适应,也不可低估。
合资公司成立之初,人们趋之若鹜。但现在降温了:收入增加1倍,活却要多干几倍,一年里没有固定节假日,还时时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一些人不由自主回味起“大锅饭”的优越性。有人在所里被列入编外,合资公司要他,他还得为去不去而思想“斗争斗争”哩!已有两人因公司不肯照顾其“具体困难”而退出来。据说,还有几位也想退,碍于面子尚未下决心。倒是那些年轻气盛、急于一试身手的青年,公司对他的吸引力有增无减。这使公司人马有年轻化趋势。在中日公司,职工平均只有二十八九岁。
所领导曾同几个研究室探讨,能不能来个干脆的,就照合资公司那么干。不少人反映是:“风险太大,不干为妥”。
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今年5月,第3个中外合资公司成立。至此,全所已有1/4的职工和一半研究室进入合资公司体制。一些所领导说,“事实证明,外国有效机制在中国能行得通。合资公司能够做到的,我们研究所没有理由做不到。”
“如果最终做不到呢?”我在结束采访时发问。
“那么,就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有一天,‘母体’将被‘子体’吃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