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军营里的荣辱观——对新疆军区某炮团“英雄群体现象”的透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15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军营里的荣辱观
——对新疆军区某炮团“英雄群体现象”的透视
窦清长 杜献洲
今年,新疆军区某炮团先后出现4起舍己救人的事,11名战士抢救各族群众71人。这种“英雄群体现象”,是否偶然?其中有无必然的原由?
你信什么?责任?金钱?
——“理性”的引导
今天,一些人对过去崇尚的某些“精神”感到迷惑,部队官兵深切感到国防绿与社会上的某些“色调”是那样的不协调。
究竟应该信什么?
在这个炮团,某市入伍的18名战士身上的军装,全是掏了钱走了后门才穿上的,这有着切肤之感的入伍第一课,比在部队中任何说教都更深刻、更难忘。于是,他们之中有人信金钱的万能,信“关系”的神奇……
于是,4名战士为了几百元钱,不择手段、铤而走险,违法犯罪。军营内外一片惊叹。
罪犯被依法惩处了。但留在全团干部战士的惊叹、沉思,缠缠绕绕,难以泯灭。
政委钟守军曾和团党委常委一起同一位屡教不改的战士进行集体谈心。苦口婆心一片,结果这位战士出门便是一句:团党委又表扬了我一次。
一位上街回来的战士,见路旁有一辆自行车,顺手骑回了部队。当别人指责他时,这位战士毫不在乎地说:“不要急,我何时上街再给他送去。”
如何找出一剂灵丹妙药?
钟守军在一本书上摘录了这样一段话:有些人在当前社会中迷乱了,他们需要一种可以相信并为之献身的价值观念。不是因为规劝而“相信并保持忠诚”,而是相信它是因为它是真实的。这段话使他茅塞顿开,于是,他与团长常根堂商议:在全团开展“荣辱观”讨论,讨论一名军人信什么。
讨论中有的战士认为:“现在地方讲金钱,部队讲奉献,当兵的观念也要跟上形势变化。”有的战士说:“如果军人一门心思捞实惠,那肯定不行,但要求每个战士都大公无私,那也行不通。”还有的战士认为:“不管讲实惠还是讲奉献,起码要有责任感。”更多的战士则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军人的荣誉就在于承担责任。
战士们在寻找答案时,不少人感到书本上那种“大话空话”不那么令人信服,而对关心人、爱护人、热爱祖国等道理,却点头称赞。
军人应该信什么呢?一个月的讨论使战士明白许多,此时,很少有人再对信奉“金钱”投赞成票,更多的战士感到“责任”的分量。
讨论促使英雄诞生。战士吕霞林与刘兴平今年3月5日从冰窟窿里救出一位落水维吾尔族儿童,当别人问他们为何要冒死救人时,他们回答:“我们是军人,咋能见死不救?”
奖惩分明,能还是否?
——“秩序”的引导
在荣辱观讨论中,炮团的干部战士总结了荣辱的几条标准,其中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光荣,贪图安逸铺张浪费可耻;勤奋好学积极上进光荣,得过且过无所作为可耻;克己奉公热爱集体光荣,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可耻;遵纪守法忠诚老实光荣,违法乱纪弄虚作假可耻;等等。其实这就是干部战士的行为准则和“秩序”规范。
荣辱标准能否发挥“准则”的效果,战士在关注团党委的行动,关注着他们是“真格的”还是“糊弄人”。
这个团有三名干部对工作不负责,给连队建设带来了损失。有一个包工头仗着与某领导的关系,单方面终止合同。半拉子工程摆在营区的大院里,谁都看得很清楚。
他们严肃处理了。三名不负责任的干部被降职降级。那个包工头被依法罚了款。
团党委在荣辱面前敢于动真的,行动教育了大家。
有一天,小个子战士李昆安从库车县乘公共汽车回部队的中途,车被洪水包围了。当时车上五六个比他强壮的地方青年见状纷纷逃走,而他却感到佩戴着的帽徽、领章的分量,跳进激流中把拖车的钢丝绳挂在被困的班车上,使全车50多名各族群众脱离了险境。事后,李昆安受到了上级的表彰。
为自己争名。这样喊行吗?
——“自我实现”的引导
炮团党委在荣辱观讨论中,明确提出了“为自己争名”的口号。起初,不少干部担心提出“为自己争名”,会不会导致“自我”膨胀?团党委则认为,主要问题是引导战士争什么名,如何争名。
4名战士犯案的一个星期后,吕霞林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了维吾尔族落水儿童。团党委在召开审判大会的第二天,立即召开了庆功大会。前一个大会上战士们恼怒、气愤,会议气氛严肃而沉闷,不少战士在深思反省。后一个大会截然相反,金闪闪的二等功勋章,震耳的鞭炮声,给全团带来了兴奋和喜悦。两个内容相反的大会告诉战士: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应该如何做、要争什么名。
两个大会仅是“引导”的开始。对于成绩显著的干部战士,炮团认为组织上有责任重奖,使他们得到“自我实现”。吕霞林、李昆安相继立了二等功,两个月内为两名战士立二等功,这在炮团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尔后,他们又对17名工作突出的战士进行通报嘉奖。
立功受奖者,对于周围的战士,无疑是个鞭策。战士李国武,在同乡战士受奖立功的影响下,在干部战士帮助下,一改过去小偷小摸恶习,还敢于揭发别人的不良现象,入伍以来第一次受到嘉奖。
这种热烈竞争、人人勤奋追求自我实现的气氛,无疑对今年9月份荣立一等功的吴代银、刘洪云起着积极的影响。今年7月7日,吴代银、刘洪云两战士出差路过阿克苏水泥厂,当他们发现有4名工人昏倒在井下时,先后下井抢救(当时井内充满三氧化二硫和一氧化碳气体,吸入后5秒钟致死),抢救中刘洪云昏倒过去,吴代银毫不畏惧接着抢救。他们救活了两名工人,在当地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