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蒋一苇在企业文化研讨会上提出 企业管理应超越早期资本主义方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17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蒋一苇在企业文化研讨会上提出
企业管理应超越早期资本主义方式
本报北京11月16日讯 记者祝华新报道:辽宁企业家王淑琴被本单位的青年职工李丹杀害,引起各界震惊。在深化企业改革中,一些地方企业家与职工的矛盾有所激化。著名经济学家蒋一苇就此发表见解:被杀的人和杀人者在一定意义上都是旧体制的受害者。
蒋一苇回顾世界企业管理发展史时指出:中国的企业管理思想还停留在早期资本主义阶段。这个阶段以泰罗制为标志,创立了一套科学管理制度;但是泰罗制见物不见人,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生产效率的巨大影响。本世纪以来,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引入企业管理,把职工当作有安全感、归属感等需要的“社会人”,而不是当作仅以金钱刺激积极性的“经济人”。蒋一苇举例说,有一种说法“只有危机感,才有积极性”,这是片面的;有了归属感,才有积极性。他认为,“企业文化”的提出,意味着管理思想的现代化,需要以企业民主制度为基础,发育企业文化,形成一定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高度集中的厂长负责制应该建立在民主基础上;我们需要现代商品经济的企业家,而不是早期资本主义阶段的企业家。
今天在此间召开的企业文化研讨会,由《新观察》杂志等37家新闻单位、企业和学术单位发起。新当选的全国总工会第一书记朱厚泽在会上提出:假如我们不懂得从工人阶级中产生企业家阶层,我们就不是一个好的工人阶级;假如企业家不懂得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就不是一个好的指挥员。在面临一个新世纪的时候,开展包括企业文化在内的主体性的研究,对于增强企业和民族的凝聚力、增强全社会的活力意义重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