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从“3∶7”到“7∶3”——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侧记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18
第1版(要闻)
专栏:

从“3∶7”到“7∶3”
——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侧记之一
本报记者 何加正 江夏
“3∶7”和“7∶3”,标志着两种不同的经济格局;从“3∶7”到“7∶3”,要求工农两大产业关系作相应的变化
1949年,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在地球的东方获得新生时,大多数地方都没有工业,更不用说象样的工业。
一个工业落后的民族,永远是虚弱的民族。为了争得工业化的前途,亿万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辛勤耕耘,节衣缩食,用点点滴滴的汗水,日积月累地为工业提供积累。就像用乳汁喂养大了孩子,我国的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体从建国初期的3∶7变成今天的7∶3。我国工农业两大部门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初冬时节。北京。参加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的代表们在讨论中渐渐形成一个共识: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和农业面临的种种问题说明,现在该是从根本上调整工农业关系,从“以农养工”走向“以工补农”的时候了。
研究工作者为会议提供了这样的参考资料:据对1975年世界32个人均国民收入300—1000美元的国家综合分析,工农业增长率之比平均为3∶1。这就是说,当工业增长3的时候,农业应随之增长1。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在过去人均国民收入处于300—1000美元这个发展阶段时,工农业增长率之比一般也保持在3∶1左右。
综观天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在经济发达国家几乎都历经这样一种演化:初期,工业在农业的孕育与摇篮中,靠农业哺养。在资本主义国家,往往靠剥夺农民或者对外掠夺,来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中期,当工业成长、壮大起来,则走向自立、不再靠农业哺养,工农两大产业各自实行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后期,工业发达了,反过来补贴农业。
一些代表谈到,当我国工业化从3∶7那个起点展开的时候,实行“以农养工”的战略是正确的,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实行低农价、高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农业提供原始积累的过程,国家工业化就无从谈起,而没有国家工业化,也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这种积累方式历时30多年,现在是到了工业补贴农业的时候了!用中央某部门一位负责同志的话更确切地说,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时期,工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农业已有一定的发展能力,至少应该“取之于农,用之于农”,培育农业自我发展能力。他提出,要适时调整两大产业的比例,决不能再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去追求工业的高速度,工业不可过热,农业不可过冷。这个意见受到与会者的一致赞同。
我们已进入“7∶3”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
期,但“3∶7”那个时期的某些做法还在延
续,还存在着与“7∶3”不大相称的种种“倾
斜”
湖南省省长卓康宁说,湖南1983年粮食产量最高,总产达265亿公斤,此后连续四年徘徊。今年先旱后涝,光是洞庭湖区就减产15亿公斤。湖南是养猪大省,但到9月底有半数以上的饲料厂因没有原料陷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湖南的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改革以来,我国粮、棉生产,经过一段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以后,近4年徘徊不前。
有关方面提供了这样一些数字:
——我国正处在人均国民收入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过渡的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据分析,“六五”期间工业与农业增长率之比为2∶1,1985年以后这两个部门之间增长率差距骤然扩大,1985——1987年工业年均增长16.4%,农业只有3.6%,二者之比为4.5∶1;今年以来工业增长速度高达17%,农业则不到3%。
——1978年国家财政支农金额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3.6%,1985年下降为8.3%,而同期国家财政支出则增长了66%。这里也存在着一头沉。
——1952年至1980年国家对农用工业的基建投资占国家基建投资总额的比重为4.2%,“六五”期间下降到1.3%。农用工业的地位有所削弱。
——农民的各种负担有加重的趋势。据有关部门向大会提供的调查材料:目前农民负担的各项社会性支出占农民纯收入的10—15%。
这些材料告诉我们,近几年农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是和国民经济中“工业过热,农业过冷”的现象有关联的。而“工业过热,农业过冷”,又同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农养工”的战略有关联。
在“7∶3”的格局上,工业对农业提出新
的要求,农业也对工业提出新的要求;从
“以农养工”走向“以工补农”的时期,该
开始了
代表们一致认为,决不能说,我国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就变了。相反,必须下决心、花力气、下本钱、加快农业的发展。
代表们回顾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史,深切地感到,正确处理工农两大产业的关系,在工业增长的同时切实保证农业的基础地位,是治理经济环境,使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工业腿过长,农业腿过短,到时候农业非拖工业的后腿不可。60年代和80年代,我国曾两次被迫对工农关系进行大调整,都是由于这两大产业比例的严重失调。调整中我们不得不付出工业大下马的代价。而经过这两次大调整,农业又获得全面增长,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从“3∶7”到“7∶3”,农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不仅因为随着工业发展,工人增多,要求农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原材料和食品,更重要的是,工业的发展必须依赖农村这个广阔市场。
“民以食为天”,不说别的,单说食品,从解决温饱问题而向小康生活前进,人均消费量必然会有较快的增长。据有关部门对3市5省调查,人均年消费粮食现已超过400公斤。10年后,如人均国民收入达到800美元水平,人均消费粮食起码要达到450公斤。而到本世纪末,即使保证城乡居民人均占有粮食只有400公斤,也需要生产5亿吨粮食。现在年产粮食4亿吨左右,要实现目标,每年要平均递增近100亿公斤才有可能。从现有基础设施、生产条件、技术水平来看,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没有工业的支持和补贴,没有对农业投入的增加,不可能实现。
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省,从1987年初开始,把原有的乡镇企业在一乡一村内实行的“以工补农”措施,扩大发展为在全省范围推行建立县级农业发展基金制度。一年多来,全省县、乡、村三级累计已筹集农业发展基金3.75亿元。与建立基金以前相比,农业的资金投入增加了一倍左右。浙江省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钟伯荣认为,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协调工农产业关系,增强农业生产的活力和后劲。
使代表们感到振奋的是,会议期间,国家确定了一系列保证农业稳定增加投入的渠道,其中包括国家明年起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业基金制度,拟从预算外总资金中提取一定数额作为农业发展基金;乡镇企业税收增加部分主要用于农业;各省可以从粮食经营环节提取技术改进费,用于技术推广等等。
不妨可以说,这是“全国性的‘以工补农’”的开始。代表们从一个个强烈的信号中,看到了国民经济的大产业结构进一步协调的一个新开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