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伟人已逝,西欧向何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18
第7版(国际)
专栏:

“伟人已逝,西欧向何方?”
廖先旺
11月10日,布鲁塞尔欧共体委员会大会厅里交替回荡着莫扎特的《小步舞曲》和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在欢快和激昂的乐曲声中,各成员国的政治家和学者们聚会于此,纪念“欧洲荣誉公民”让·莫内百年诞辰日,共同缅怀这个西欧联合统一工程的伟大构思者和具体实施者。
让·莫内出生于1888年11月9日,他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深深地懂得欧洲联合的必要性,毕生为欧洲的联合而努力。正是在他推动下,欧共体才得以由小到大,发展为一个举足轻重的经济实体。他因此被称为“欧洲之父”。
然而,让·莫内的“西欧联合统一”思想是当时历史的产物。他关于从经济欧洲发展到政治欧洲、防务欧洲的计划,迄今还未能完全实现。如今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伟人已逝,西欧向何方?”这恐怕是这次纪念会的主旨。
欧共体提出1992年行动纲领中贯穿了一个新思想,即“社会欧洲”,也叫“社会欧洲计划”。在以往的欧共体建设中,人们更多考虑的是经济,但经济计划的实施往往在环境、就业、文化教育方面引起许多问题,反过来影响着欧共体的建设。社会欧洲计划就是从全西欧的角度通盘考虑和解决这些问题。
法国前总理沙邦—戴尔马引用让·莫内的话说:“如果我再次建设一个欧洲,那将不是经济的欧洲,而是文化欧洲。”这是更深层次的概念。其意义是,目前西欧许多人已经在异国他乡工作、生活,但其生活工作方式和思维习惯都深深刻着本民族文化的烙印。因为尚未形成一个兼容并蓄各民族文化的“欧洲文化”,人们还不习惯用“欧洲公民”的眼光来看事物。因此,设想如何解决这些文化矛盾,就是“文化欧洲”的概念。可以设想,日后统一市场实现了会有大量人员跨国流动,民族文化的差异就会更加明显,并可能影响计划的实施。
(本报巴黎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