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培养“中国通”的摇篮——访洪堡大学亚洲院中国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18
第7版(国际)
专栏:

培养“中国通”的摇篮
——访洪堡大学亚洲院中国系
本报记者 许宏治
由于工作关系,记者接触到不少民主德国的“中国通”。这些高鼻子、蓝眼睛的民德人,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谈起中国的事情来眉飞色舞,头头是道。据了解,他们大多数是柏林洪堡大学的毕业生或教师。一个1600多万人口的国家,竟会有这么多通晓汉语、熟悉中国情况的人材,他们又大都毕业于一所学校。这便使我产生了一定要去这所学校采访的兴趣。
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日上午,记者来到洪堡大学,在亚洲院东亚一系(即中国系)的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采访了几位教师。办公室墙上挂着不少中国字画,还有中国出的挂历,桌上堆着中国报纸和杂志。谈话完全用汉语进行。这不像是在柏林,倒更像是在北京。
在座的几位老师每人都有一个中国名字。该系中国语言文化教研室副主任高立希博士向记者介绍了洪大汉学教学的历史和现状。
德国在汉学教学与研究方面素有悠久的传统。过去有两大中心,一个在柏林,一个在莱比锡。18世纪时,莱比锡大学加别伦茨教授是德国汉学界最著名的学者。当时的德国汉学家们打破了欧洲中心主义,是对汉学研究的重大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汉学教学首先在莱比锡得以恢复。接着,50年代初在柏林也恢复了汉学教学。到民主德国第三次高教改革(1968—1969)时,把汉学教学与研究集中在柏林洪堡大学。现在,洪大亚洲院东亚一系是欧洲少有的综合性汉学研究中心之一。近年来,在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也恢复了汉学教学。
洪大中国系现有两个教研室:一个是中国语言文化教研室,另一个是中国历史、经济、政治教研室。全系共有教师20多人。中国系每隔一年招一批本科生,平均20人左右。一部分以语言为重点,毕业后搞翻译工作。另一部分是“地区学”专门人材,专攻中国哲学、历史、文学、经济等,毕业后大部分搞实际工作,少数留校当研究生。高立希博士说,近年来,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民德国内对汉语人材的需求越来越大,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洪大中国系的老教师们几乎都是50年代和6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绝大部分曾在中国留学和工作多年。经过长期实践,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在汉语方面造诣颇深,对中国的情况也相当熟悉,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多年来,在他们辛勤培育下,一批又一批新的汉语和汉学人材从洪大造就出来。现在,民主德国的汉学人材人数在欧洲社会主义国家中仅次于苏联,居第二位。
洪堡大学在培养汉学人材方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实用。高立希告诉记者,他们现在采用的是中国教材,但正准备自己编写教材,因为这样更适合本国人的需要。学校在教学方面的重点一是现代汉语,二是比较语言学。古汉语也学一点,但因实际用处较小,因而不列为重点。文学方面,也偏重当代文学。正因为这样,洪大培养出来的汉学人材一般语言基础较好,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洪大的教师们不仅在培养汉学人材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是民主德国汉语翻译的一支重要力量。民德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和其他著作,大部分是洪大教师们翻译的。这些译本不仅在民德十分畅销,而且在西德也很受欢迎。高立希博士现在正在翻译王蒙的小说《活动变人形》,不久即将出版。
谈到中国,汉学家们都有些激动。57岁的海恩博士说:“我们大部分人从50年代开始接触中国,多次去过中国”。
采访结束的时候,海恩博士心情激动地说:“我们为你们的成绩高兴,也曾为你们存在的一些问题担心。现在我们看到,你们已经摆脱了‘文化革命’造成的灾难。我们相信中国会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发展得更好。”(本报柏林航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