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重访西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19
第2版(经济)
专栏:

重访西铺
本报记者 徐建中
20多年前,我曾采访过靠“三条驴腿”起家的“穷棒子”社——河北省遵化县西铺村。龙年金秋之际,我与几位同行又来到燕山脚下,重访赫赫有名的西铺村。
我在1967年去西铺采访时,曾拍过一张照片,画面上有那头“三条驴腿”的驴,也有已代替毛驴干活的手扶拖拉机。当我拿出这张历史照片向同行展示时,一位同行不解地问:明明是四条腿嘛,怎么说是三条驴腿呢?
原来,在1952年农业合作化运动时,西铺村当时被称为“穷棒子”的23户老贫农,东拼西凑弄了些钱,仅够买得起3/4头驴,故被称为“三条驴腿”。他们就依靠这“三条驴腿”,发展生产,建设家园。毛泽东同志对这种“穷棒子”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誉之为“我们国家的形象。”从此,西铺便闻名全国了。
30多年过去了,其间西铺几经起伏,现在是什么样呢?
在村主任范竹林家,主人摘来自家种的香蕉苹果和葡萄招待我们。45岁的范竹林,新盖了两间大瓦房,购置了沙发、大衣柜、彩电、冰箱、收录机和落地扇。看得出,这家日子挺红火。他家承包了5亩地,每年可收700公斤小麦、1300公斤玉米和200公斤黄豆。老伴一年还能交售4口肥猪。
村支部书记曲信介绍说:现在,我们西铺人的思想观念已经转变了。过去,我们似乎只懂抓阶级斗争,认“以粮为纲”一个理儿。这些年,我们也搞了土地和果园承包,积极搞多种经营,家家户户都见了实惠。1979年,全村人均收入才145元,现在,人均收入差不多有1000元了。
37岁的曲信上过高中,是西铺村的新一代。在参观村南面山坡上的电线厂时,他说,西铺人已从单一的种粮模式中走了出来,先后办起了电线厂、蜡线厂、编织厂、织布厂和运输队,还有畜牧、屠宰、开矿、水泥、木器、饮食等专业户。现在,全村有80%的劳力走进乡镇企业,还从外村招工300多人。企业每年能给农民带来大笔的收入。
当年“穷棒子社”中有个孤儿叫戴存,现在他靠自己的烧菜手艺,在村头开了个夫妻饭馆。他买卖公平,服务热情,一年四季生意兴隆。现在,“各显其能”的西铺人,已经使“穷棒子”社脱去了“穷”字。
年过70的王国藩,当过中央委员、县委书记和县水利局的顾问,曾是中国大地上家喻户晓的人物。
“现在还去水利局看看吗?”我问。
“不去了。他们也不‘顾’了,我也不‘问’了。可每月送来工资。”王国藩说话还是那么风趣。
“还没买彩电呢?”我看着他这座北朝南的三间破瓦房问。
“有台黑白9英寸的,坏了。准备买台大的黑白电视就中了。现在还是初级阶段,讲那个阔气干啥?”
王国藩还是那身打扮:一顶解放帽,一件青布衫,一条肥裆裤。他的家里也还是老样子,西屋里摆着两口老式板柜;西墙根放着一条长杨木板凳,60年代周总理和外宾在上边坐过。
王国藩告诉我们:他承包了5亩多地,每年可打1000多公斤麦子和1500公斤玉米,生活不错。党的十三大报告,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写进了党的基本路线,这很符合我们的国情。富日子还当穷日子过,这种“穷棒子”精神在西铺没有变。
他说,1983年,天津引滦工程给西铺一笔较大的征地费,大家想的不是分光吃净,而是办企业。现在乡镇企业越办越好,家底也越来越富。有了钱怎么办?西铺人均只多分60元,其他都用于扩大再生产或用在教育、水电等方面,每年用于农业生产的投资约2万多元。
采访归途,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人问我,80年代重访西铺有什么感受?我觉得,“穷棒子”社已成历史,而“穷棒子”精神仍在延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