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中小学办产业去年收入十九亿元 全国勤工俭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19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中小学办产业去年收入十九亿元
全国勤工俭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本报北京11月18日讯 记者魏玉凤报道:国家计委、财政部、劳动部和国家教委今天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勤工俭学工作会议。会上表彰了738个中小学勤工俭学先进集体、250名先进个人,并提出到1995年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的开展面达到80%以上、力争年收入达到40亿元的任务。
近十年来,勤工俭学活动在全国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据1987年统计,全国已有65万余所中小学开展了这项活动,占总数的72%。全国共兴办校办工厂5万多个,农村勤工俭学基地36万个,第三产业网点5万多个;形成了89万多人的勤工俭学职工队伍;去年纯收入19亿元,全国中小学生人均10元。勤工俭学较好地体现了“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增加了学校收入,改善了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提高了学生思想素质,也巩固了书本知识,增强了实践能力。但是,当前这一活动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对正确处理育人与创收的关系还缺乏有效的经验,有关勤工俭学的政策还不够完善,管理机构不够健全等。
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在会上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勤工俭学的指导思想,把育人放在重要的地位,育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明确育人这个根本目的的前提下,勤工俭学又必须十分注重经济效益。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不搞有偿服务,更不能从事经商活动。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向学校摊派创收指标;任何学校也不得向师生摊派创收指标。
邹时炎说:要进一步放宽政策,为勤工俭学创造良好的环境。首先,勤工俭学的范围要扩大,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可以搞,一样按勤工俭学的优惠政策对待。其次,对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兴办的各类企业,在税收、财政、金融等方面要给予适当优惠。
今天下午,李铁映、程子华、朱学范、周谷城、方毅、康克清等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出席全国勤工俭学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并和大家合影留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