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非商品”涨价也该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19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读者论坛

“非商品”涨价也该查
全国正在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深得民心。但其他形式的涨价,也望有关部门能查一查。比如:
会务费。我曾目睹三张会议通知,一张是“会期3天,每人带会务费360元”,一张是“会期6天,先交会务费250元”,一张为“会期5天,自带会务费200元”,有的还附注“食宿费自理”。此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会议组织者、参加者沾光不少,倒霉的是企事业单位。
“入伙费”、活动费。现在,各种学会、协会、研究会,如雨后春笋,对行业发展也许有好处,但一多也成灾。入会要交“入伙费”,年初岁尾要交活动费,还不断上涨。
培训费。就业培训、干部培训、专业培训,一期几十元至上千元不等。且许多是只要交钱,参不参训不过问,到时结业证照发不误。
评审费。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初级一人需50元,中级每人80元,高级则要300元。至于评审省级、国家级企业,据说费用“天机不露”。
态度费。有的职能部门滥施“罚权”,乱涨罚价。最典型的是罚态度费,比如该罚5元,你如不愿交,就说你“态度不好,罚10元”;再嘴硬“罚50元”。不知根据是啥,见者甚多。
维修费。更是漫天要价,随意浮动。修理收录机、电视机,只要打开盖,就是十几元。
学杂费。过去中、小学生一学期不过四五元,现在有的要二三十元还不够。另外,补课要交补课费,自习还要交辅导费。等等。
总之,这费那费,这里也涨,那里也涨,令人眼花缭乱,人们打心里不满意,这实际是变着法儿捞钱,是另一种形式的以权谋私。
山东济南制胶厂
刘逢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