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拉美经济发展战略新动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19
第7版(国际)
专栏:

拉美经济发展战略新动向
吴志华
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国家今年先后提出一些新的经济政策,十分引人注目。
——5月中旬,巴西政府制定了新的工业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取消对民族工业市场的保护,任何一家在巴西境内建立的外国企业都可以占领国内市场;对任何工业领域的技术投资都可以得到税收优惠;取消产品登记证制度,以产商商标代之;用于工业活动的资本货都可免除“进口产品税”等。巴西工商部长胡戈称,这是巴西工业发展道路上“又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
——10月下旬,阿根廷政府宣布了“经济开放”政策,决定取消进口预先申请制度,对绝大多数商品实行自由进口以及将近百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平均降低9个百分点。阿根廷经济专家认为,新政策将改变经济以国内市场为中心运转的状况,而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
——墨西哥总统德拉马德里最近提出,墨西哥实行开放政策,包括取消进口许可证,降低关税,加入多边贸易竞争。《至上报》认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转向以贸易开放为主要内容的外向型发展模式。这将取消进口限制,吸引更多外国投资,同时扩大墨西哥在国外的投资。这家报纸指出,这是墨西哥正在进行的结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的上述经济新政策,内容有所不同,但基本方针是实行经济国际化,即扩大进口,不再保护国内落后工业部门;引进国际竞争机制,促进国内工业现代化。看来,这是它们为摆脱经济长期停滞局面而采取的新战略。
拉美国家从50年代到80年代普遍实行“替代进口”的发展模式,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作用,利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保护民族企业的发展,引进外资建立国家急需的工业部门,使原来依赖进口的工业品由国内制造,从而达到经济自立的目的。这一发展模式曾对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在70年代后期,拉美国家受到两次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放慢,外债负担加重,通货膨胀严重。尽管这些国家不断进行经济调整,但未能走出困境。它们开始感到“替代进口”已不适应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这是因为过分的保护性措施和长期严格控制进口,使不少企业安于现状,不重视改善经营,实现生产现代化,久而久之,许多工业部门不仅不能适应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而且拖累了整个经济的发展。阿根廷经济部长索罗伊列指出,不加入国际市场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经济增长。
这些国家的许多经济专家们认为,实行“经济国际化”将给国家的发展带来益处。一方面可以促进国内工业的竞争和提高生产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压低国内产品价格,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他们认为,拉美国家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建立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大幅度增长,不少企业已积累了现代化生产管理和对外经济联系的经验,同时拉美国家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其产品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承受能力。
然而,也有一些经济专家担心,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保护主义盛行,单方面开放市场不合时宜;大量进口可能使国家失去对外汇的控制,引起经济混乱。另外,落后的民族企业倒闭会使失业人数大量增加,有可能引起社会动乱等。
为了落实新的经济政策,巴西、墨西哥目前正在研究具体的措施,以期收到预期的效果,促进经济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