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昔日缺粮的淮阴变为苏北粮仓 全市粮食生产连续10年稳步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20
第2版(经济)
专栏:

昔日缺粮的淮阴变为苏北粮仓
全市粮食生产连续10年稳步发展
本报讯 记者颜世贵报道:过去长期吃国家返销粮、救济粮的江苏淮阴市,现在变为新崛起的苏北粮仓,是全国粮食总产超500万吨的地区之一。今年在自然灾害严重的情况下,仍然夺得了好收成,总产可达590万吨。10年来,共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180万吨。
地处淮河下游、环抱洪泽湖的淮阴市,历史上素有“洪水走廊”之称,1978年,粮食产量313万吨,农村人均收入79元。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加上多年农田水利建设发挥作用,全市粮食逐年增长,1987年已上升到590.23万吨,农村人均收入也提高到452元,这个缺粮户变成了余粮户。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牢固确立“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当出现工业与农业争能源、争资金时,采取“舍工保农”的措施,以稳定农业的发展。
——努力改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条件。在解放后兴建的农田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依靠地方和农民自身积累,大搞工程设施配套、改土平田等。1983年和1984年,全市遭受特大雨涝灾害,但因水利配套,抗灾得力,大灾之年粮食仍然增产。
——趋利避害安排作物布局,以适应本市冬春易旱、夏秋易涝的气候特点。全市水稻面积由1978年的384万亩,扩大到610万亩,三麦面积由1978年的532.7万亩增加到765万亩。还把旱谷作物的复种指数提高了10%。
——及时解决土地承包、合同定购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问题。抓好粮肥、粮油的挂钩兑现。并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