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国务院环委会委员考察江南水乡时指出 治理水污染不能再拖下去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20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国务院环委会委员考察江南水乡时指出
治理水污染不能再拖下去了
本报讯 记者杨涌报道: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江苏南京、无锡、苏州等地,河流、水道等水域水质污染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11月中旬,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部分委员在考察秦淮河,京杭大运河无锡段、苏州段等处时指出:治理水污染迫在眉睫,污水横流的状况不能再拖下去了。
“六朝古都”南京的秦淮河,曾是桨声灯影、轻歌曼舞、游人乐至之处。但如今来到西水关,远远就有浓重的腥臭味扑面而来。污黑的河水里,气泡翻腾,令人作呕。
流经无锡市内的古运河,当年百姓淘米洗菜的情景一去不返。大量工业废水带着呛人的气味源源排入河中,五花八门的生活垃圾翻腾在这条“黑龙江”中。腥臭味、烂菜味,欲避不能。
江苏省及宁锡苏等地政府和环保部门对此十分关注。主管环保工作的副省长张绪武带着深深的忧虑,介绍说,因经济发展带来全社会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全省10万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每年要接纳23亿吨工业废水及其它污染物。70%以上的农村饮用水不符合卫生标准。除长江中泓和太湖主体外,其余被监测的水域有98%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污染构成了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严重威胁。他们认识到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抓十分必要。近几年来,省市各级有关部门集中人力、财力,在综合整治环境污染、降低水污染程度上作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南京市政府抓环保的重点之一,是整治城市水污染。从1985年至今,这个市已经疏浚、护砌、覆盖河道10多公里,在古秦淮河上建起了排灌泵站、橡胶坝、埋设截流管道和污水干管等设施。今年10月1日,十里秦淮的夫子庙段,已初步达到“改善水质、河中行舟”的目标。
无锡市注重环境法规的建设,近年相继颁发了《污染治理设施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使环保法规具体化。目前,大中型建设项目已全部执行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全市已建成150套治污工程,处理能力达7.5万吨/日,占实际需处理水量的一半左右。
苏州市则根据市情,对位于古城区、水源保护区、生活居住区、文物风景区内污染重、治理难的工厂,进行坚决的布局调整。近10年来,他们已对80余家工厂(车间)实行关、停、并、转、迁,使城区废气废水的排放量大大减少。
国务院环委会委员考察地方环保工作尚属首次。参加这次考察的李绪鄂、俞雷、张宏仁、李仁臣等肯定了三市的成绩,对三市的水污染防治方针发表了具体意见。委员们强调,直接关系人民生活的饮用水一定要严格予以保护,不能掉以轻心。在国家、地方财力物力有限的条件下,首先要突出点源污染的治理,同时,搞好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不仅要处理污水,还可以在治理中走综合利用的路子,变废为宝,使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齐头并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