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十度地震破坏区——澜沧耿马震区纪事之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20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十度地震破坏区
——澜沧耿马震区纪事之六
本报记者 钱江
澜沧、耿马两次大地震,在位于两个震中区之间的沧源佤族自治县东北端形成了一个西北、东南走向的九度破坏区,它恰恰是沧源县经济建设速度比较快的地带。在这片椭圆形地域里,又有两个十度地震破坏点,是勐省镇和岩帅镇。
记者来到了这两个地方,深为眼前的地震惨烈情景所震惊。
岩帅镇座落在海拔1720米的阿佤山山岗上,全镇有3200户人家,1.6万人,70%是佤族。驱车驶上山坡,就进入了一片断壁残墙的矮林中,街道两侧尽成废墟。两层楼的供销社楼房倒还立着,但是一层的墙壁尽倒,只剩下柱子孤零零地斜撑着危房。镇政府办公楼倾倒得更厉害。整个楼顶挤压下来,然后折断了,行人已不敢靠近。居然还有两盆鲜花悬在半空,开出几朵血红的花来。
32岁的镇长杨士杰心情沉重地告诉记者,两次地震使2550户人家、1.25万人无家可归。
损失最惨重的是岩帅的小学和中学,学生宿舍在瞬间化为瓦砾堆,41位中小学生遇难。这是在两次地震中学生伤亡最多的地方。
出岩帅镇下山北行约60公里盘山道,就到了勐省镇。这里的房屋倒塌了90%,剩下的也尽是危房。
在震区所见,触目惊心者无过于勐省农场茶厂倒塌的茶叶粗制车间。巨大的三层厂房塌毁,楼顶断裂,一端下滑,砸碎了楼边的锅炉,也使厂房四周遍布砖石碎块。所幸的是这么大的厂房倒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当时工人已下班,仅二楼留了一个值班员李永平。地震袭来,他眼见墙壁一面面倒塌,二楼只剩了柱子,就跳起来摸黑关电闸,将电源都切断了。这时第二次地震袭来,他跑了出来,至于是怎么出来的,这位年轻人对记者说,他怎么也记不清了。
现在的勐省,是救灾物资的集中地,车来车往。一个连的解放军战士已经开来,他们在倒塌的茶厂厂房顶上打开一个洞,要搬出压在里面的3000担茶叶。镇子四周,一排排简易竹篷已经搭好了。
路边一块木牌上的标语分外醒目:“房倒农场在,齐心抗震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