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大邱庄以工养农粮食十年翻番 九人种地人均产量二十六万多公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21
第1版(要闻)
专栏:

大邱庄以工养农粮食十年翻番
九人种地人均产量二十六万多公斤
本报天津11月20日讯 记者蒋涵箴报道:初冬大邱庄,粮食刚进仓,一份最新的统计表就出来了。大邱庄今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40万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个数字正好是1978年产量的一倍,大邱庄十年之内粮食产量翻了一番。
大邱庄以发展乡镇企业而闻名,如今它的乡镇企业一天的收入已相当于农业生产一年的收入,农业的产值只占总产值的1.3%,可是这1.3%是它的命根子。这里的干部们有一句顺口溜:“靠工业发家,靠农业养家”。这个“家”不仅是指大邱庄的“小家”,更是指国家这个“大家”。由于大邱庄粮食连年增产,除了完成国家上缴任务,分掉农民口粮,每年可用150万公斤粮食发展畜牧业、养殖业。这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千头猪场”、“万只鸡场”、“百亩果园”、“淡水鱼塘”一片兴旺,它不仅养育了3000多口大邱庄人,还源源不断地为天津市供应副食品。
十年之前,大邱庄1200个劳动力清一色都在“刨地球”,辛苦一年,打下120万公斤粮食,平均每个劳力产粮1000公斤。随着乡镇企业发展,大批劳力转移,种田的人数越来越少,如今4400亩粮食作物集中在9名种田能手手中,每人平均产量26万多公斤,达到了美国农业的先进水平。
9人种地,产量翻番的奥妙何在?原来大邱庄每年都把一部分乡镇企业收入投入到农业,十年之内为农业投资816万元,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根本的改变,土地相连成片,总量为2800马力的牵引机械和80多台配套农机具驰骋田间,其中400亩土地已埋下了地下排灌设备,农业机械化程度已达到90%以上。
农业并非都是赔钱,大邱庄正在实现“农业赚大钱”的计划。它的生物制品研究所已研制并批量生产了饲料酵母,可替代进口鱼粉,该产品用粮食的下脚料制成,成本低廉,今年产值就达300万元,利润150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