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在最难办的岗位上——记山东省计划生育工作模范刘敬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21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在最难办的岗位上
——记山东省计划生育工作模范刘敬孟
本报记者 宋学春
山东省博兴县陈户镇副镇长刘敬孟,1978年从部队转业,第二年挑起计划生育工作的担子,一挑十年没换肩。1986年,陈户镇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今年11月上旬,老刘被评为省计划生育工作模范。
为了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的实施,老刘经历了风风雨雨……
1982年春,范家村的刘万花已生了两男一女。因为动员她结扎,镇的武装部长曾被她用棍子赶出家门,区长曾被她一碗热粥浇到头顶。老刘又到她家,进门没说几句话,刘万花揭起炕沿上的一块砖就砸在他的大腿上。老刘没发火,还是耐心地劝说她。结扎后,她又以所谓并发症为由把村支部书记家的家具砸烂,还到处告状。老刘既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又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刘万花又感动又惭愧。
城头村张立刚夫妇一心要男孩。1983年春,张妻又怀孕了。老刘劝其引产。张开始同意,可当他妻子上车去医院时又变卦了。他抄起一把刺刀赶着老刘围着房子转了三圈,扬言要拚命。公安部门要处理,老刘没同意,对他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教育。张立刚被感动了,主动找老刘赔礼道歉,后来两人竟成了朋友,他的妻子则成了计划生育的义务宣传员。
老刘说计划生育工作要“门前清”。他的一个表侄女超生二胎,表哥和嫂子跑上门来求情,要少罚点钱。老刘没同意,他们气乎乎地走了。在表哥按镇规定一分不少交了超生费后,老刘还让他辞去在村里的电工、放映员工作。亲戚们说“老刘六亲不认”。
老刘“不认亲戚”,认不认钱财呢?也不。去年春,聚合村一位育龄妇女抱养小孩后又怀孕,因预先没及时申报计划,就找人带着汾酒、进口烟,还有200元现金送到老刘家。老刘发现后全部退回。像这样送礼的不知有多少,他都谢绝了。
为了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1986年,经老刘提议,镇里投资16万多元建起了计划生育服务站,57个村全部建了服务室,投资4万元建了敬老院,部分村也建起了敬老院。没建的村每年发给“五保户”每人300公斤小麦、50公斤粗粮,每月5元钱。
10年来,全镇1万多户村民,老刘已走访了2000家,交了许多朋友。镇党委书记对53岁的老刘说:“就是你退下来,也不能离开计划生育工作。俺不贪恋你那嘴头好,而贪恋你那实干的劲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