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二百余家企业获证书 三百多项产品被认定 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具规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21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二百余家企业获证书 三百多项产品被认定
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具规模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黄威)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发展形势良好。到11月中旬,已有210家科技企业获得新技术企业证书,344项新技术产品被认定。
建立才三个多月的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经过不断完善,目前出现了一些新气象。其一是民办科技企业的灵活运行机制开始进入全民企业,促进了科技体制的改革。在目前审核的200余家新技术企业中,中国科学院、各部委及大专院校所属的科技企业占68%。这些企业在试验区的帮助下,开始建立起“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邮电部数据通信技术研究所在转变成新技术企业时,把原来16个以专业划分的科室改变为8个适应商品市场的技术经营部,同时还建立一套奖罚分明的分配制度,使研究所开始从单纯搞技术研究向技工贸一体化转变。
技术行业突破过去中关村一条街单一的局面向多样化发展,也是一种新的变化。中关村地区原有的148家科技企业中,从事电子及计算机技术开发的企业占65%以上。试验区成立后,众多专业的科技人员和研究单位纷纷“下海”参加新技术产业的建设,出现了一批空间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等代表新兴技术发展方向的科技企业。
此外,试验区把技术产品出口创汇指标作为审批新技术企业的一项重要标准,有效地促使科技企业自动地把销售目光转向国际市场。为创造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环境,试验区筹建了吉祥、东星等直接为试验区服务的进出口公司,给四通、科海、清华大学总公司等企业授予进出口自营权,还成立了驻试验区海关筹备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