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跨越海峡两岸的“桥”——大陆、台湾诗人在曼谷聚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21
第7版(国际)
专栏:特写

跨越海峡两岸的“桥”
——大陆、台湾诗人在曼谷聚会
新华社记者 马胜荣
夜幕低垂,曼谷市亮起了耀眼的街灯。繁忙的周末开始了。
在市区著名的金融街——四龙路正阳酒楼4楼的大厅里来自海峡两岸的中国诗人在参加完为期5天的世界诗人大会之后,正在这里畅叙同胞骨肉之情。
这是大陆和台湾诗人的首次聚会。大陆《诗刊》主编张志民激动地说:“我们大陆诗人这次来曼谷最强烈的愿望就是同台湾的诗友相聚。我们终于搭起了这座‘桥’”,“这座‘桥’是靠诗、靠我们的良好愿望搭起来的。”
台湾著名诗人钟鼎文先生是世界诗人大会的发起人。他说:“多年来,我一直为中国诗人之间有鸿沟感到不安,总有个心愿希望自己的兄弟姐妹们能聚到一起。”“海峡两岸的诗友今天共聚一堂,是我最受感动的一件事。我为这件事的实现流下了泪。”老诗人说着摘下眼镜,拭去激动的泪水。在座的人无不为之动情。
这次参加聚会的大陆和台湾诗人共40多人,此外还有泰国和各地华人诗友。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论诗作,了解对方的生活。
《诗刊》副主编刘湛秋对台湾诗人沙白既行医又写诗很感兴趣。沙白笑着说:“牙医也可以有诗情啊!”刘湛秋果然认真地说:“我的牙真的有病呢!”“这里没有诊所,只能到台湾再看啦,”沙白答道。说着,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诗人、作家晓刚是大陆9位诗人中唯一的女性。她好像同台湾诗人早已认识,一会儿同这个说,一会儿又同那个谈。记者问她谈了些什么?她答道:“什么都想谈,时间太短了,但愿不久再能相会。”台湾诗人向明满怀信心地说:“‘桥’已经搭起来了,过‘桥’就容易了。”
今天虽然是台湾和大陆诗人的正式聚会,但海峡两岸的诗文交往已经开始有一段时间了。
台湾曾出版过大陆诗人专号和两岸诗论专刊。大陆也出版过不少台湾诗人的作品。
台湾诗人宋膺在赠给聚会的一首题为《路》的诗中写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直,”“只要不想走绝路,总是条条大道相通。”
海峡两岸诗人愿意为加宽这座“桥”继续努力,愿这座新搭起的“桥”永远相通。
(新华社曼谷11月1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