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悼念著名物理学家茅诚司先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21
第7版(国际)
专栏:

悼念著名物理学家茅诚司先生
孙平化
1988年11月9日上午,接到茅诚司老先生逝世的噩耗,实在感到突然。不久前我还接到茅伊登子夫人的信,说茅老先生的健康正在恢复,在家静养,有时还到东京附近的别墅度周末。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却突然传来他与世长辞的不幸消息,岂能不令人感到吃惊和心痛。
茅诚司先生是一位世界闻名的、学术上有贡献的著名物理学家和大学教授,曾任日本最高学府东京大学的校长。他还是一位颇具影响的社会活动家,他兼任数十个社会团体的领导职务,晚年一直担任日中友好六团体之一日中协会会长。他是日本自然科学界里从事日中友好活动的先驱者。同茅诚司先生有长期交往的中国科学院的同志每当和我谈及茅诚司先生时,都异口同声地说,他是一位可敬、可亲的好老人,中国人民的一位难得的好朋友。他毕业于藏前高等工业学校,后又到仙台东北大学读书,我是在藏前高工改为东京工业大学后读过几年书,因此茅诚司先生是我的名副其实的老学长。由于毕业于同一母校前后辈的缘份,所以我们彼此间结下了深厚友谊,相逢时感到格外亲近。
万事开头难,开路的人总要比后来的人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现在中日双方科学家们经常在双边或国际会议上坐在一起展开讨论,但30年前在日本这样活动还是不允许的。50年代中期,茅诚司先生率日本物理代表团应中国科学院邀请来访,接着,当时的郭沫若院长率中国科学家回访,为中日民间学术交流开辟了一条通道。我们永远忘不了为中日科技学术交流开路作出宝贵贡献的茅诚司、朝永振一郎、坂田昌一以及有山兼孝等几位著名物理学家。
茅诚司先生始终关心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积极主张日本应该予以支持和帮助。记得是在福田赳夫内阁后期,有一次茅诚司先生来北京访问,提出一个发展中日科技交流的新构想,即由中日双方合作,日本政府资助,在北京合建一所中日科技交流会馆,作为中日双方科学技术交流、学术讨论研究、提供资料服务等各项活动的园地。这一倡议得到当时的中日友好协会廖承志会长的积极支持,为此周培源同志和茅诚司先生还正式交换了信件。茅诚司先生在北京提出这项建议是诚恳的、认真的,也是有准备的。他说他出发前曾同福田首相谈过,福田首相表示支持。以后由于情况不断变化,这件事未能实现。但茅诚司先生念念不忘、想方设法要发展中日科技学术交流的心愿,将会以各种渠道、各种方式逐步得以实现。对于茅诚司先生这种热心于中日科技交流的精神,我们十分敬佩。
茅诚司先生不仅是一位有学术贡献的著名物理学家,也是老一代日中友好运动领导人和发展中日关系的掘井人之一。他虽然在日本社会上、学术界有很高的地位,但却住在一所普普通通的日本式住宅,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我多次去他家共进早餐,吃他平时天天早晨吃的东西,我完全不觉得我是在作客。坐在茅诚司先生旁边,边吃边谈,又说又笑,如同学生到亲近的老师家串门一样。可是今后再也享受不到这种特殊友情的温暖了,茅诚司先生默默地去了,永别了,但他的音容笑貌,风趣幽默的言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敬爱的茅诚司先生,安息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