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福利虽高难动人心 政策得当百鸟来朝 大别山发育技术市场引来人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22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福利虽高难动人心 政策得当百鸟来朝
大别山发育技术市场引来人才
新华社武汉11月21日电 (记者张松青)大别山区一些县市曾试图像沿海地区一样用高福利政策招纳科技人员,结果收效甚微,而今在发育技术市场上下功夫,出现了“政策得当、百鸟来朝”景象。
大别山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底子薄、条件差,用高福利政策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难以获胜。黄冈全县曾经花了数千元人才咨询费才引进1名铸造专业助理工程师,优惠政策给了不少,但这位助工安家落户半年后还是走了。
于是,湖北省英山、黄冈、武穴、红安等一批县(市)将引进安家落户人才为主变为建立协作关系、开展横向技术联合为主;改长期聘用为主为短期技术承包为主;改高待遇吸引为主为按劳付酬为主,制定了信息有偿服务、技术有偿承包、科技协作分红、技术投资税收优惠等一系列发展山区技术市场、鼓励技术流动措施。
大别山区的高福利政策“输”给了技术市场,高福利打不动的人才从市场上流来了。英山县原来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四处招贤纳士,结果只有2名科技人员进山安家落户,现在利用技术市场引进了700多名外地科技人员和能工巧匠进山搞技术承包,为县办工业、乡镇企业和种植养殖业排忧解难,攻克了20道技术难题,救活了12家工厂,并新办起各类企业120多家。曾因高福利相互吸引而爆发的“人才大战”,而今被技术市场替代,科技人员由单一跳槽、挪窝变成了技术的自由载体,在大别山与城市之间飞来飞去,避免了刚摆脱一个部门的束缚又陷入另一个部门的束缚。
技术市场将大别山区与周围相去不远的大中城市联在一起,使大别山区变成了“大城郊”。借助城市的人才动力大别山区一些产品越过了“小打小闹”阶段,迅速进入国内外市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