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9阅读
  • 0回复

残疾人教育事业忽视不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23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残疾人教育事业忽视不得
本报评论员
我国有5000多万残疾人,占总人口的5%左右。古今中外无数残疾奋斗者的成功例证表明:这里同样有宝贵的人才资源。但是,这些资源需要社会来开发。这就要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也就是要重视特殊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义务教育法》都规定,残疾人和普通人一样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切实保障这些权利,是国家、社会和残疾人家长的共同责任。以往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残疾人中,文盲、半文盲占多数,直接影响他们的劳动就业和作用的发挥。统计表明,真正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只占残疾人总数的10%左右。对于绝大多数残疾人来说,只要在儿童期及时实施特殊教育,身体的某些弱点可以随着智力的开发而得到部分补偿,有的还可以在某些方面深造,发挥出与正常人无异的潜能。毫无疑问,接受不接受特殊教育,是残疾人能不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强,能不能变社会包袱为社会发展动力的一个关键所在。
要改变特殊教育的落后面貌,需要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只要重视了,认识提高了,办学中的一些具体困难并不难解决。四川江津人均年收入只有480元,那里近几年办了13个聋童班、1个弱智班,聋童入学率由1985年的不足10%提高到1987年的47%。山东省每个地市都有盲校,七个地市县县有聋校。相比之下,某个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省,仅有5所聋校,盲校和弱智学校几乎空白。重视不重视,情况大不一样。
历时6天的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今天结束。会议明确了特殊教育的方针,提出了新的目标,制订了规划,安排了措施。只要各地真正重视起来,残疾人教育事业定会有一个健康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