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在十四次列车上听到的议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23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在十四次列车上听到的议论
本报记者 江帆 吕网大
10月11日本报刊登新华社记者所写《文明列车里的遗憾》一文后,在铁路系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13/14次列车乘务组的同志也没有想到会受到如此严厉的批评。
要重视舆论的批评这是铁道部门一直强调的。上海列车段首先以立足自我、眼睛向内的态度,从自身找问题找差距,通过调查分析后,制订出一系列整改措施,把批评的压力变成搞好服务工作的动力,全队仍以饱满的热情精心做好工作,接受社会和旅客的鉴定。
记者最近出差返京,特地买了14次车票。但见车厢整洁安适,秩序井然,服务员送水、扫地,在忙碌着。说来也巧,列车长沈亚南正是批评文章里提到那趟车的列车长。她详细申述了当时餐车服务员与旅客争吵的经过后说:“当然任何矛盾的发生都是事出有因的,现在去追究谁先发难就有点缺乏正确对待批评的态度了,尤其对我们担当列车服务工作的,在列车上发生任何矛盾的主要方面都应移到自己一方来检查,才能对改进服务工作有好处。”车队教导员贺国范坦诚地对记者表示,10月4日,也就是记者“亲眼目睹”的那天,我们这趟车就收到表扬信92件,当然我提这些决没有想拿表扬信来抵消批评或抵制批评的意思。
13/14次列车已连续9次获得红旗列车评比全国第一名。30年来几茬乘务员都继承了列车的好传统,不断开拓优质服务的新领域。红旗列车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上海市总工会主席江荣最近语重心长对乘务员说:“一个集体是否有先进性,是看在顺境时能否戒骄戒躁,逆境时能否经得起考验。”他们没有辜负广大旅客的期望。10月中下旬,车队收到表扬信2500多件。有个叫邢敏的旅客留下了这样一条意见:我是13/14次车的老乘客了,看到报上批评文章,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列车的服务水平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差。现在我放心了,他们仍是第一流的。
当然,期望与现实的矛盾不是很容易能解决的,运输能力与运量的矛盾,带来列车普遍超员,给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各行各业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铁路上13/14次列车也一样:
——站台上哪儿人多,列车长准在那儿。铁路内部的、新闻单位的、协作单位的及其他出差旅客都拿着介绍信或条子,要求列车长照顾,只有几张卧铺给谁好?
——餐车就48个座位,厨师、服务员共10人,要担负一二千旅客的用餐,他们一天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就餐时旅客排成龙。
——水箱容量有限,停车站上加水难,以致旅途中常常断水,旅客怨言又都泄到服务员身上。
乘务员说,我们苦点累点没关系,只是希望旅客能理解我们。是啊,文明列车要求乘务员有一流的服务,同时也呼唤旅客的支持和理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