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请哈尔滨红肠“回娘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27
第2版(经济)
专栏:

请哈尔滨红肠“回娘家”
本报记者 刘霄
哈尔滨人颇为本地红肠自豪,哈尔滨肉联厂生产的“大众牌”红肠是全国闻名的银牌产品。哈尔滨市有105家副食商店经销这种红肠,总是被排成长蛇阵的消费者一抢而光。
行家们介绍说,大名鼎鼎的哈尔滨红肠还有一个娘家名字,叫做“里道斯肠”。所谓“里道斯”,正是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立陶宛的谐音。
哈尔滨,满语意为“晒渔网的场子”。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以此为基地修筑中东铁路,逐渐形成了这个以欧式风格为主的北国之城。市肉联厂的前身原是外国人开的肉食作坊,创建于1913年。解放后,发展为综合性的屠宰冷藏加工企业,同时也是国内生产欧式肉制品历史最长、品种最多、质量最佳的一家企业。
该厂所属的肉制品分厂可以生产的品种多达七八十个,其中欧式制品40余种,有历史沿袭下来的,也有50年代苏联专家传授的,还有自己创新的,日产1万公斤左右。他们的产品先后夺得过两个部优产品称号,8个部优称号,15个省优称号,深受消费者喜爱,在1988年全国名优特新食品博览会上也极受好评。但该厂最有代表性的产品还要算哈尔滨红肠。
王玉文厂长说,哈尔滨红肠的特点是精料精制,风味浓郁,颜色枣红,无添加剂,经久耐贮,口感依旧。它的原料选自最好的1号红肉,去筋去皮去脂肪,只留精瘦肉,然后分割腌制,搅肉拌馅,灌进肠衣,再烤、蒸、熏,用老百姓的话说,叫“烟熏火燎,修得正果”。“烤”是关键环节,要用硬柞木拌子和锯末点火,烤足7个小时,才能转入下道工序。唯有如此,烟味才能浸透肠体,风味才能出来。
1984年,苏联远东贸易代表团来到肉联厂。当他们进入品尝室,看到由哈尔滨红肠和另外20多种欧式肉制品配置而成的宴席时,团长大睁着眼睛,惊讶得叫出声来,连说没想到,没想到在哈尔滨竟看到了苏联失传已久的美味佳肴!他们提议尽快请哈尔滨红肠“回娘家”。
1986年,哈尔滨肉联厂在毗邻苏联的黑河市建立了分厂,产品主要对苏出口。今年以来,双方几次就贸易问题进行了磋商。王厂长认为,从接洽情况看,不论是国家贸易还是边境小额贸易,哈尔滨红肠的出口前景都非常好。唯一的不足是,我方目前还解决不了真空包装和远程冷藏的难题,否则,哈尔滨红肠回娘家的势头将更为可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