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父子诗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27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父子诗人
本报记者 朱碧森
在新疆伊宁市,热心的维吾尔族姑娘热米娜领我们走进高楼后面一座旧泥墙围成的小院,访问一户乌孜别克族家庭。父亲那斯肉拉,现年82岁;儿子阿扎提,现年47岁。伊宁市民委的负责人和我们采访过的乌孜别克群众,都说他们父子是诗人。
一、与那斯肉拉的谈话记录
问:您原来做什么工作?
答:市饮食服务公司的理发员。
问:理发员?您一直做这工作么?
〔我不掩饰提出这问题时的惊疑。向我介绍过他的人都多少流露着对名人的崇敬,先入为主的印象使我面对老人时,更觉得他银色的长须、深刻的皱纹和凝视的双眸,无不显现着老学者的睿智、渊博。〕
答:是的。我出生在苏联塔什干,念过4年小学,17岁时学理发。师傅觉得我这人不错,将女儿许配给了我,但要求我一举一动都得听他们的。妻子常寻衅与我吵架,一气之下,我于1933年独身来到伊犁,还是理发。5年后与当地的乌孜别克姑娘结婚,有了一个孩子。业余时间,研究乌孜别克文学,特别喜欢乌孜别克大诗人那瓦巨义的作品。
问:您写过多少诗歌,主要发表在哪儿?
答:写过多少记不清了,都是写在笔记本上自己看,也有的亲友拿去传阅。乌孜别克没有自己的报纸、杂志。解放后有人帮我翻成维吾尔文,有少量作品发表在新疆日报等报刊上,但翻译得不准确,味道也没了,自己看了生气,也就不想多拿出去。
问:那您的作品是怎么流传开的呢?有哪些影响较大的作品?
答:1935年写了一首《团结歌》,我自己给它配了乌孜别克古曲。那时号召各族人民团结抗日,歌词内容主要说团结就是力量。伊犁乌孜别克学校拿去教学生唱,在整个新疆唱开了,其他民族也译成了自己的语言传唱。1957年写的《十月歌》,歌颂新中国,伊犁乌孜别克业余文工团排练演唱后,也在全疆传开了。
问:您写诗有没有遇到过麻烦?
答:没有。解放前写的诗,不少是讥刺丑恶现象的,比如一些坏阿訇欺压百姓,城市道路泥泞无人管等等,都有事实根据,传出去了也不要紧。让我担忧的是现在新疆乌孜别克人数少,将近1万人,伊宁市内才1600人,居住又分散,老人剩不多了,年轻人大部分不懂乌孜别克语,又没有一所乌孜别克学校,优美的乌孜别克文学在中国要失传了。乌孜别克的青年应当学点本民族的语言,说不说不要紧,但应该懂一点。
〔老人的话是由他儿子翻译给我听的。据说懂乌孜别克语的人也难以听清他的话,因为他的话里夹杂着一些乌孜别克古语。〕
问:您现在生活如何?
答:生活比过去好得多,国家关心,各民族平等。现在我在家看点书,乌孜别克文的,维吾尔文的,还有世界其它民族的文学书。读古兰经、古代诗人的作品,也看点现在出的期刊。
二、与阿扎提的谈话记录
问:您怎么写起诗来的?是不是受您父亲的影响?
〔我不再提出职业问题,介绍我认识他的人带我到他工作的地方去过,那是伊宁市糖烟酒公司的一个门市部。他是一个普通的营业员。〕
答:说不上受我父亲的影响,我很长时间不在父亲身边。1958年念完初中后,我就上乌鲁木齐铁路学校学习,1962年毕业分配到吐鲁番当扳道员,干了10年,1972年为照顾父母回到伊犁,伊犁还没有铁路,用不上扳道工,就一直当营业员到现在。
问:您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
答:1959年在铁路学校时,一个人离家在外,觉得有许多思绪要抒发,就写起诗来。
问:发表过作品吗?
答:在自治区和地区级的报纸刊物上都发表过。也碰到我父亲那样的烦恼,别人帮你翻译了,翻得不好还不能说,有一次忍不住指出不应当这样翻,但还是照旧登了出来。
问:你没有用其他民族的语言,比如维吾尔语、汉语写过诗吗?
答:用维、汉语文对话、写文章还行,写诗没办法。
问:您现在还写作吗?
答:写,一直写,不过现在时间少了。单位搞承包,自己还得做点皮靴、炉子去卖。
问:生活是否有困难?
〔我替他算了一下,每月老人的退休费才30多元,他的工资也不到200元,妻子做家务,两个孩子上学,按现在的消费水平可想而知。〕
答:不,我们家的生活挺不错。
〔他答得很快而且肯定,我没料到。他家中没有我在不少人家见过的辉煌壁毯和家具,地毯也不那么崭新,但他的内心却很充实!〕
(附图片)
诗歌虽难发表,诗艺仍常切磋。
那斯肉拉与阿扎提在讨论诗作。
杨功成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