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一个科学家的“时间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29
第2版(经济)
专栏:献身黄淮海

一个科学家的“时间表”
新华社记者 张传宣 尹建华 新华社通讯员 乔凤珍
早就想采访优秀共产党员、南京土壤所研究员王遵亲了。我们从北京直奔南京土壤研究所,他却到河南封丘去了;急急地追到封丘,又听说他到郑州参加黄淮海农业开发论证会去了;赶到郑州,却听说他刚被南京急电召回……多亏李鹏总理邀请他到北戴河度假,我们在中国科学院才终于见到这个白头发、黑脸膛、高个子的“庄稼汉”。但没谈上几句,他又走了。他的“时间表”总是排得满满的——我们不由得想起在南京他家中的所见所闻。
这是一套漂亮的新房间,可家具简单而陈旧,更谈不上有什么像样摆设。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桌上摆的、墙上挂的各种式样的钟表。老王的同事说:“老王最值钱的东西就是‘时间’!”难怪他多次得奖也都是“计时之宝”——钟表了。
王遵亲是解放后第一批入党的知识分子,以苦干实干的“老黄牛精神”著称。他1950年大学毕业后,跑遍我国黄淮海平原和西北、东北的盐渍土地区,以数十万里行程、数千个土壤剖面、钻孔的观察、数百本详细的科学笔记,描绘着祖国数亿亩盐碱地的面貌,发表许多很有价值的论文、报告,成绩卓著。
1983年,年届60的王遵亲不顾年迈多病,又接受了黄淮海平原“六五”科技攻关任务,担任封丘试验区的负责人。对黄淮海平原的天然——文岩渠流域进行遥感航测,这是一次场面十分壮观的“大战役”:天上是飞机,地上是汽车,轰轰隆隆同步前进,紧张而又配合默契。作为总指挥,王遵亲冒着骄阳酷暑夜以继日地“连轴转”。
超负荷地运转,累得王遵亲得了肾炎,又是浮肿,又是尿血,他也咬牙硬撑着。领导催促他快住院治疗,被他“顶”了回来。在他的精心组织下,仅用了3年时间,“天然——文岩渠流域”的大批图件和40万字专著,就完成了。这项成果为制定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总体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被中科院评为科技进步特等奖,并受到国家计委、经委、科委和财政部的联合表彰。
王遵亲马不停蹄地又投入了新的战斗。封丘县政府有一份科技人员下乡蹲点的“时间表”,王遵亲每年蹲点时间都达300天左右,名列第一。
使王遵亲能毫无后顾之忧地献身黄淮海的,是他的妻子俞德华。这位小学教师长期同时赡养3位老人,再加上自己的4个孩子,负担很重。她不但没半句怨言,还时刻牵挂着丈夫的事业和身体。俞老师从抽屉拿出笔记本,只见上面记着王遵亲行踪的“时间表”。即以1988年为例:1.14—22去京,3.2—4.9在河南,4.11—4.18去京,5.18—6.16河南、广东,7.4去河南——至今……到10月上旬,已经外出180多天了,还没见影子!
“记下他的行踪,好跟踪服务呀!”俞德华说,老王毛病越来越多,前年又检查出心脏不好,所以,老王出差随身都要带着速效救心丸、心脉宁、环扁桃酸酯胶囊等好几种药。他出去时间一长,老俞估摸药要吃完了,就赶快托人给带去几盒。他下乡时还往往热得连短袖衬衫都穿不住,归来时却已是寒冬天气了,哪次中间不要请人捎几次衣服!而老王呢,常常只叫捎药、捎衣服的人带回个口信:“我很好,不要挂念。”他就是这么个人;只要工作,不要命,也不要家。连老人去世、唯一的儿子结婚,他也都是托妻子办理。1985年老王下乡时间最长,接连3个多月不停地坐吉普车颠颠簸簸进行大范围野外作业。任务完成后,别人都回家来看看,老王实在累垮了,没有精力再动弹了,干脆就一人留在乡下歇几天……
俞德华很激动,嗓子哽咽了:“他已经很累很累了!他今年都是65岁的人了,早该退了,但开发黄淮海的任务却越来越重。这次从北戴河回来,他又兴冲冲地从李鹏总理那里领了新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