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手下留情——环境艺术透视之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2-01
第8版(副刊)
专栏:美学杂俎

手下留情
——环境艺术透视之四
布正伟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在这个震撼人心的口号中,隐藏着一句极为普通的潜台词:手下留情!地球似乎很大,所以不是人人都有危机感。这使我想到,对于我们每个人应当常在耳边敲响这样一连串的警钟:“我们只有一条长安街”、“我们只有一个西子湖”、“我们只有一处九寨沟”……
所谓手下留情(往往也应是嘴上留情)就是要认真分析所创造环境的基本形态及其主要特色,也就是要切实注意:在所创造的环境中,到底应减去什么,到底应该保留什么和加上什么。
我时时怀念北京50年代的那个钓鱼台(现在的玉渊潭公园),忘不了它那蜿蜒的土路,起伏的土丘,茂盛的树林,无石的湖岸,浓郁的田园野味,对我们这些年青人是多么富有吸引力!其实,不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都有不少中、老年人喜欢浸沉在它辽远而清淡的诗情画意之中……而如今却到处都是人工斧凿:混凝土铺开,广播喇叭放开,汽车长驱直入,连土山头上的凉亭也是一副宫式建筑的面孔!它特有的自然、质朴、深幽、飘逸的气质早已无踪无影了。
如今,最可怕、也是最难治的病症恐怕要算是财大气粗了。谁有钱,谁就掌握着设计权,三下五除二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设计人员唯有从命。无形中,对人民负责变成了对建造单位个别头目负责。所以,在环境创造中很难和谐,今天冒出来这个,明天又冒出来那个,防不胜防。环境被破坏了,那理由又往往是充足得不能再充足。在一些人嘴里,诸如“物为人用”、“见缝插针”、“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等等,都失去了原有的正确用意,不折不扣地变成了用以随机应变对付科学创作态度的挡箭牌。还应当看到,设计人员缺少整体环境创造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也是导致“手下无情”不良后果的一个根本原因。
建筑大师杨廷宝先生在世时,曾反反复复地告诫我们,要注重环境,要手下留情。1979年他游武夷山之后十分感慨地说:“可惜桂林的风景由于工厂的污染,建筑缺乏规划,景区大为逊色;杭州的西湖、太原的晋祠都付出了昂贵的学费……武夷山这美景,真像手饰上光耀夺目的宝石,如不掌握风景区建筑规划和设计的特点,真担心不要几年又重蹈其它风景区的覆辙,给珠宝抹上灰暗的尘土。”
近20年来,西方兴起的风景规划和环境规划这两门学科,对我们深入研究现代环境艺术理论极有意义。在这里,“风景”已超越了传统概念,它包含着山、水、土地、植被、动物等在内的地球表面的一切特征。麦克哈格(McHarg)教授在其著作《结合自然设计》中,提出了风景由生态决定、必须按生态原则进行设计的基本思想。根据他的理论,要使土壤、水、森林植被、优美的景观等自然要素得到保护,使人类的建设活动和生存环境共存共荣。这种宏观认识,正在对现代环境设计的思路与方法施加深刻的影响。经验表明,凡拿不准的,要先空着,宁缺勿滥,这也不失为手下留情的一个高招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