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经济林效应——山东省林业建设见闻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2-06
第2版(经济)
专栏:

经济林效应
——山东省林业建设见闻之二
高保生 封加平
由于经济林迅速在齐鲁大地兴起,往日大批沉闷的乡村活跃起来,大片沉睡多年的荒山变绿了。10月,记者在山东看到了新奇的“经济林效应”。
这是一个怎样的效应呢?
沂蒙山区的奇迹
沂蒙山区是个穷地方。地处沂蒙深处的费县桃园村,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美丽:
1978年前,这里的青壮劳力一天工值8分钱。粮食吃不饱,靠地瓜干充饥。就连过年的那顿饺子,也是“救济水饺”。全村176户人家住的全是茅草房。
地球绕太阳走了10圈。记者来到桃园村,昨天的模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派富足景象:绿树丛中坐落着清一色的石砌新瓦房,屋顶上竖着一支支细细的电视天线。一筐筐鲜红的果子正等着装车外运。
桃园村,仅仅靠600亩山楂树变富了。
“这里原是一片乱石山。土层太薄,一锄头见底,硬碰硬。”站在桃园村的花果山上,当年的老支书说开了当年。那是1980年,党员带头,全村每人承包1万公斤土挑上山,一年从山下搬上500多万公斤的泥土。当时有人不理解。可树一栽下,第三年就挂果,说服力就出来了。1986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200元。去年仅山楂一项人均收入过千元。桃园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果树园。
像桃园村这样靠果树致富的乡村,在沂蒙山区何止一个。费县副县长徐宜宇告诉记者:全县已建设以山楂、板栗为主的经济林基地22.8万亩。有180个村、2500户靠果树翻了身。
从“无工不富”到“无果不富”
不少乡村在致富道路的选择上,走过一段弯路。一开始,即便是地处最偏僻山沟,连道路、电都没有的地方,也天天在叫“无工不富”。没有钱,办不了事,有了钱,事也难办。缺技术,缺人才,缺能源。那些年,有多少个乡镇企业垮了办、办了垮。
教训和探索终于使山里人发现,路就在山上,靠植树种果致富来得并不慢。大约在1984年初,一个大种经济林活动,在全省,特别是在山区丘陵地区铺开了。栖霞县一下子发展了40万亩,五莲县干了30万亩,莱西县河滩荒山开发经济林28万亩,茌平县一年工夫建枣树基地24万亩,著名的肥城佛桃面积在故乡扩大了10倍。
山楂、板栗等一些干果,是我国的特产。国内销路好,国际市场供不应求。山东省仅山楂一项,就由1983年的32万亩猛增到214万亩。
我们参观了莱西县孙受乡中赵村农民王德华承包的一片山楂林。几十棵树上挂满了鲜红的果实。过几天就要采摘了,主人还在浇水。他说,管理好了,果结得就多。今年除了上交村里的,自家净收入几万元不成问题。说着他摘下一只山楂让记者尝尝:“一个果就值5分钱。一棵树能结1000来公斤,每公斤两块钱。一棵树就能换一台电视机。”
与办工业相比,经济林的最大优势是投入少,效益高,风险小。泰安市郊区的徂徕镇有一片300亩的苹果林,120人承包,年收入50万元,人均3000多元。同样在这个镇的16个乡镇企业,1600名职工,年获利仅16万元。120∶1600,50∶16,谁胜谁负?
绿色的“母体企业”
说“无工不富”并没有错。从山东来看,许多地方恰恰是经济林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加工业的兴起。从卖鲜果到冷库保鲜,加工成各类食品增值;从在当地销售,到产品走向全国,甚至出口创汇。果品加工业,在许多地方蓬勃发展起来。这是经济林的又一效应。
五莲县芙蓉庄,过去穷得叮当响。后来他们瞅准经济林,一年栽一片,直到把300亩荒山全部栽上果树。1986年他们建起水果罐头厂,年消化自产果品80万公斤,产值160万元。就这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又建起16个村办企业。
过去连个像样企业也没有的山区费县,如今光大大小小的果品加工厂就达20多个,果品出口年创汇就达1000多万美元,成了全县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在山东,闻名遐迩的莱阳梨、乐陵枣、肥城桃、泰山栗,如今许多也变成了罐头、饮料、果脯和各式各样的精美食品,销往全国,销往国外。
“绿色企业”不冒烟,无污染。它除了带动工业的发展外,还能以果养农。
陪同记者采访的省林业厅的乔培瀛同志说,在纯农区,农民对化肥、农药涨价十分不满,而在林果多的地方,农民的怨气就不大。原因是市场放开后,果品价格涨的更厉害。过去用两筐苹果换来的化肥,现在用一筐半就够了。
在栖霞县蛇窝泊镇,记者见到这样一份清单:1987年全镇果品收入提留400万元。用于:农田基本建设123个项目150万元;新建果品加工厂100万元;开发其它生产项目50万元。还有用于教育、文化、修路等方面的费用。
从兴林致富,到以果促工,以果养农,它为整个农村经济带来生机和活力。你能说这不是经济林发展带来的效应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