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拓展与掘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2-06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拓展与掘进
王培元
“丛书热”已经时兴了一阵子,但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各式各样的丛书中,专门涉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似乎并不多见。与新时期现代文学研究所取得的卓越成绩相比,这显然有些不大协调。也许正因为如此,人民文学出版社最近推出《现代文学述林》,才令人更觉得欣喜。在这套以反映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成果为宗旨的丛书里,第一批面世的专著是,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杨义著《文化冲突与审美选择——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的文化分析》。读者大体可从这两本各具学术特色的书中,窥见现代文学研究的某种新趋向。
近年来,现代文学研究在取得了重大突破之后,学科意识和研究主体意识不断强化,人们渴望有更深远的拓展和更大幅度的掘进。《三人谈》和《冲突与选择》,正显示了这种深入拓展与掘进的努力。黄子平等人所阐述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对于过去我们熟知的近、现、当代文学的三段式分割来说,无疑是一种新异的文学史范式,它不但呈现出中国近百年文学研究的新格局,而且诱发了人们继续探索和深入思考的学术热情。该书所致力的“整体研究”和“宏观研究”,决不仅限于研究领域和范围的外部“扩张”,而且更在于这“扩张”本身所蕴含的文学观念的内部深层嬗变。在建构文学史的框架时,作者运用的标尺不再是政治、经济的,也不单是社会、历史的,而是文学自身的,其出发点是“作为文学的文学发展史”。这既是一种向文学自身回归的努力,也是一种文化探寻的表现,世界眼光、民族意识、文化角度和艺术思维等,是被当作一个浑融有机的整体来把握的。
杨义是新进的小说史专家,他在不久前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里,对小说史发展轨迹进行的全方位的描述,既有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也有思想的、心理的、艺术的视点。而《冲突与选择》则着力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的观照。“文化热”潮汐激荡学术界久矣,但对文学现象专门进行文化研究的学术著作却寥寥无几。杨义这本书,是我所见到的从文化角度研究小说史的富有开拓性的著作。此书以小说史上一些典型、突出的文化现象,和一些文化色彩很浓厚的小说流派、小说家为剖析重点,凸现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中的价值取向和审美选择。作者对现代小说观念变革的文化原因、女性小说兴起的文化契机、光复前台湾小说的文化归属等的阐释,都是深中肯綮的。中外、古今之间,作家、流派之间的比较研究,运用得得心应手。
《三人谈》的主要形式是学术对话录,《冲突与选择》则是在学术讲演的基础上形成的,二者给人的共同感觉是,思想活跃,思路开扩,思维敏捷,语言活泼,自然轻松。学术讲演虽是一人主讲,但实际上主讲者与听众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这就逼着主讲者摒弃老生常谈,讲出些新颖有趣的话,以达到启人思索、引人入胜的目的。钱理群、黄子平分别治现、当代文学,陈平原近来主攻近代文学,各有自己的学术“领地”和优势,在对谈中互相辩难、驳诘,彼此启迪,在“神聊”中见机敏、出智慧,是学术对话,又是精神漫游。在读腻了那些程式化的高头讲章和学究气十足的煌煌巨著以后,再翻看这两本书,或许你会有随意漫步街头,品尝风味小吃的自由感,比之正餐大菜,恐怕另是一番滋味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