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扬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2-07
第2版(经济)
专栏:农村改革已十年

扬丑
福建 王绍据
记得农村改革刚起步两三年的时候,一些地方大谈起“万元户”、“电视村”、“富裕乡”,会上介绍,报刊宣传;一时间,简直所有的农民都腰缠万贯了。其实,并非如此。
1984年春,我在边远的山村调查,看到一些农民吃不饱,穿不暖。两人合穿一条裤的,一家5口只有4个碗的,甚至挖野菜充饥的也有之。这使我凄然:解放前,这些老区人民为革命斗争作出很大贡献;解放30多年了,他们还过着如此贫穷的生活,实在叫人于心不忍。我便选择下山溪村为代表,既反映贫穷状况,又提出致富措施。稿子写成,与同事们商榷后,他们无不严肃地说:“这还了得,这是给三中全会以后的大好形势抹黑呀!”
夜阑更深。我思绪万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路线就是实事求是,我如实向上反映真实情况,难道有错?我硬着头皮,先以内参形式寄发省委办公厅;然后以来信形式直投人民日报。想不到省委负责同志当即写了批示,并通报全省。不久,人民日报在1984年6月24日的一版显著位置刊登来信全文,还配发题为《关怀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引起各地的强烈反响。
家丑外扬了。当地的地、县领导不因为我捅了“漏子”给小鞋穿,而是多次在大会上表扬。这篇来信还被评为1984年度的好新闻,荣获特等奖。我尝到了讲真话的甜头,我暗喜自己成了时代的幸运儿。曾记得我从学校返乡,正值1961年困难时期,目睹乡亲们三餐糠菜,人人浮肿的惨状,我的处女稿就反映了“农民缺粮难生存”的情况。当时党支部负责人得知消息,把我叫到大队部训斥半天,还说什么“念你年轻无知,不然要召开批判会斗争一场。”我的入团问题就因这件事也被搁了多年。温故而知新。这应该说也是改革10年的一点变化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