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印度薪炭林是怎样发展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2-08
第7版(国际)
专栏:

印度薪炭林是怎样发展的
韩天福
印度有8亿人口,森林面积较少,全国林业用地面积约751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9.5%。
印度林业主要分企业林和社会林两大类。企业林就是对现有森林采取集约经营措施,提高商品材产量,以满足国家用材的需要。社会林是在国家和私人所有的荒山荒地或肥力减退的农耕地上建造的林,主要用来满足农民对薪材、饲料等用材的需要。
印度农村人口近6亿,所需能源主要靠薪材。薪材在各种能源中所占比例,农村为68.5%,城市占45.5%。此外,农村中牛粪和农作物的秸秆各占10%。可见薪材在印度能源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印度每年用材总需求量为2.6亿立方米,其中薪材为2.35亿立方米,占全国用材的90%以上。但实际上薪材严重不足,它给林业、农业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由于大量砍伐使森林遭到破坏,如奥里萨邦过去的森林覆盖率为40%,现在下降到28%,而且农民花在上山砍柴的时间多。由于烧柴缺乏,不少地方大量烧牛粪,丧失了大量土地肥力。据了解,印度每年要烧掉4.58亿吨牛粪,占牛粪总量的83%,5吨牛粪可增加1吨粮食,这就意味着每年少收9160万吨粮食。
为了改善薪材的供需矛盾,印度政府从8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社会林。据1984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印度在1980年至1981年度造社会林15.2811万公顷,1983年至1984年增加到40万公顷,为前一个年度的2.6倍。此外,为发展社会林,印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技术政策。其主要是:
一、联邦政府和各邦政府,以50%的配套资金向世界银行贷款,解决发展林业的资金问题。二、对造林者无偿提供种子、苗木和技术,并提倡有土地的农民,每10公顷土地拿出1公顷土地用于造林。三、为了雇请护林员,把新造林管护好,对护林满15年并表现好的,邦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奖给数量不等的土地。联邦政府每年拨给各邦扶贫经费中,还明确规定将其中25%的经费用于造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