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一部值得称道的电视音乐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2-10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一部值得称道的电视音乐片
苏华
如果将赵越作词,成田导演,葆彤艺术指导的电视音乐片《山区日记》(山西电视台文艺部录制、获一九八七年度全国电视音乐片二等奖)与他们新近拍摄的《太阳之子》相比的话,给人一个最深刻、最鲜明的印象便是:《太阳之子》在追求和创造一种新的、富有生活美与艺术美,适合时代新潮的电视音乐片样式。
这部电视音乐片以精细的工笔手法附之以现代的生活节奏,描绘了煤矿工人的形象。其中有不少画面和构图是传神入微的,艺术效果的现代意味十足,热烈、庄重、抒情,切合了现代化煤炭生产和矿工生活的特色。在片头片尾、段落起始的格局布置上,也显得整体感很强。
近几年来,作为电视艺术的一个门类,电视音乐片发展得很快,而且歌星越来越多地客串其中,风光越来越艳丽,题材越来越时髦。在这种背景下,《太阳之子》的编导从这种“歌星加风光加宣传某种活动”的一统模式中走出来,值得称道。这部电视音乐片没有出现一名歌星,但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对观众的吸引力。因为对矿工深挚的爱和理解,与强悍、豪爽的西部摇滚风和浓郁的山西民歌情调融为一体,足以使观众赏心悦目。正因为如此,《太阳之子》才不是矫揉造作的模仿和趋时。
以往的电视音乐片也不乏佳作,但较多的则是力图凭借这种娱乐性较强的艺术形式,敷衍出一个大家都跟着某种带有“说教”味儿的主题同唱共进的场面。由于艺术构思、音乐语言、导演手法或雷同,或陈旧,致使此类剧作的内容与观众的接受心理相距甚远。观众看的往往只是歌星,而画面的、戏剧的审美效应则在无形中流失了。《太阳之子》所展现出的炽热的人生光华,宏放的音乐效果和贴近生活的情调,或许会唤回某些观众已经失落了的对电视音乐片的热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