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恐怖的“水晶之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2-11
第7版(国际)
专栏:

恐怖的“水晶之夜”
鲍世绍
提起“水晶之夜”,亲身经历那场惨祸的犹太老人,无不悲愤万分!
“那是11月间一个寒冷的清晨,父亲早就离家去基彭海姆镇的教堂做礼拜。突然,石块纷纷从窗外飞进屋内,把我家的窗户砸得稀巴烂。就在此刻,纳粹党徒开始在街头洗劫犹太人商店。嘈杂的声音和暴徒的狂吼,令人毛骨悚然。接着,警察包围了犹太人的住所,挨门挨户地把犹太男性公民赶到镇上的礼堂里,然后强行押往达豪……”
上述这段往事,就是犹太老人雷金娜·奥尔巴契对50年前发生的惨景的简短回忆,也是“水晶之夜”一连串恐怖镜头的小小片断。
“水晶之夜”,留下了令人不寒而栗的惨痛记忆:1938年11月7日,德国外交官拉特在巴黎被波兰籍犹太人大学生格伦什潘枪杀,希特勒和戈培尔以此为借口,9日夜在整个德国和奥地利发动了一场对犹太人的突袭“报复”行动。《新苏黎世报》驻柏林记者1938年11月10日在该报上发表了自己目睹的现场:“暴徒们放火烧毁犹太人教堂,警察和消防队员袖手旁观,既不去救火,也不去制止……暴徒满街狂奔,厉声喧嚣,到处袭击犹太人商店,砸烂门窗,抢劫财物。一家无线电商店的收音机被手持棍棒的狂徒砸个粉碎……”。据统计仅在9日一天里,91名犹太人被杀害,数百人受重伤,数千人饱受凌辱,约7500家犹太人商店被洗劫一空,近200座犹太教堂被焚烧或拆毁,3万名犹太人被逮捕。暴行以后,到处是破碎的玻璃。人们仇恨法西斯,讥讽这一暴行为“水晶之夜”。
奥尔巴契老人今年已83岁了。就在那天她失去了父亲和丈夫。每当谈起这段往事,她总要连声叹息:“痛苦的回忆!”“无法想象,也永远忘不了!”
今年11月9日恰逢这一惨案发生50周年。世界各地纷纷举行纪念活动,悼念50年前惨遭迫害的犹太人。许多教堂举行了大规模集会,有的犹太人在家里点燃蜡烛,以各种形式默默悼念自己的亲人。美国电视台还播放了两部新摄制的有关“水晶之夜”的历史纪录片。
69岁的老人洛得·马歇尔接受记者采访时,痛苦地回忆了她父亲鲁斯·威史特米尔博士50年前被盖世太保逮捕的情景。从那以后她再也见不到慈祥的父亲了。她是这样描述“水晶之夜”的惨状:“犹太教的经书、祈祷书,犹太人戴的头巾都被掷在大街上,犹太人的商店、住宅无一幸免浩劫。许多美丽的教堂一夜之间成了堆堆废墟。”马歇尔被驱逐出境后,她辗转来到了美国。50年的时间过去了,她对纳粹党徒暴行的愤恨并未减弱。
68岁的老人欧恩斯特·汉谈起他表姐卡罗琳娜惨遭迫害的情景,记忆犹新。当时,卡罗琳娜已66岁,有3个儿子。听到纳粹党徒迫害犹太人的风声,她离家躲了起来。暴徒们却没有放过这位老妈妈,百般对她进行折磨,硬要她说出儿子的去向。当遭到拒绝后,暴徒们抓住她的头发,边打边把她拖上街,一直到教堂前的广场。可怜老人全身鲜血淋淋,惨叫声震荡寒冬夜空。后来,卡罗琳娜惨死在法西斯集中营。
汉纳·茨旺今年61岁,回忆50年前的往事,莫斯巴赫的惨景仍历历在目。她说,当时到处是尖叫、狂吼,“把犹太人统统杀死”的叫嚣震耳欲聋,这悲惨的一幕永远也忘不掉。去年,茨旺和她的丈夫回到家乡莫斯巴赫,参加了悼念被纳粹杀害的犹太人的活动,当她看到该市的旧教堂,眼前景物把她的记忆带回到半个世纪前的大屠杀之夜,她痛苦万分。对过去的回忆折磨着她,简直无法忍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