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2-12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中央代表团团长 宋任穷同志们:
今天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日,我们中央代表团来到祖国美丽的南疆邕城,同广西各族人民一起欢庆这个盛大的节日,感到由衷的高兴。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向广西各族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各界爱国人士,向人民解放军驻桂部队和广西武警部队的全体指战员,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
广西各族人民,勤劳智慧,富有光荣革命传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西各族人民为创造灿烂的中华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开发、建设、保卫祖国南疆的事业中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广西各族人民就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英勇卓绝的革命斗争。大革命时期,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韦拔群同志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右江农民运动,为以后的革命斗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29年和1930年,邓小平等同志在广西先后组织和领导了震撼全国的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全国解放后,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于1958年成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从此,广西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年来,走过了光辉而又不平坦的战斗历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西各族干部群众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使自治区的各项事业有了很大发展。近几年来,广西在外引内联,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发展的形势越来越好。随着生产的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也得到了显著的进步。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
长期以来,广西各族人民在戍边御敌、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斗争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涌现了一大批各族人民的英雄模范人物,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广西各族人民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中华民族的尊严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将载入史册,永志千秋。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和发展,三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对国家的贡献,归根结底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伟大胜利,最基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共产党的领导,离开了社会主义道路,就没有广西各族人民的翻身解放,更没有今天的发展、兴旺和繁荣。广西各族人民克服一切困难和挫折,以顽强的意志建设和保卫祖国的南疆,靠的是对党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的信念。这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克服困难、开拓进取、胜利前进的强大动力。
同志们,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只要依靠各族人民和干部的团结奋斗,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并积极付诸实施,一定能够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振兴广西的伟大事业中大有作为。广西在发展蔗糖、亚热带作物、有色金属、水电、建材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进一步加以综合开发和利用,使这方面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大力发展农业,抓好粮食生产,大力发展能源工业、乡镇企业和其他工业,增强广西经济发展的后劲。要把广西东部地区的人才、技术优势和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互补互济,共同发展。桂西和桂西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还是我国贫困地区之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这些地区的人民尽快脱贫致富。
为了使广西的各项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继续坚持和全面深化改革。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改革尤为重要,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民族地区的各项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合当地实际的步骤,各种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做法,都可以试验。民族地区如何搞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课题。希望广西各民族的干部群众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积极改革,走出一条适合民族地区发展的路子,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对外开放是少数民族地区振兴经济,发展生产力,推动民族进步的重要条件。广西是我国唯一有沿海开放城市的自治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十分便利的条件。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国家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所提供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加强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改善区内开放城市的投资环境,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要加快广西的建设步伐,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事业,加速人才培养和智力开发,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多渠道、多形式培养各方面的建设人才,这是提高民族素质,振兴广西经济的希望所在。
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增进各族人民的团结,是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安定,顺利进行改革和建设的重要保证。希望广西的同志们继续发扬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在各族干部群众中经常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进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教育,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大力宣扬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在整个自治区中把各族人民互相友爱、互相信任、互相支援的和谐气氛提高到新的水平。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法律。要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精神,结合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认真贯彻实施,以体现自治机关真正行使自治权利,充分调动自治地方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搞好改革和建设,实现繁荣兴旺。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继续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既要培养党政干部,也要培养各种专业技术干部,以适应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建设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
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广西各族人民要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和衷共济,为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为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大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志们,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的三十年,是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领导下,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团结奋斗,克服困难,勇于进取,胜利前进的三十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我们的改革事业一定会取得胜利,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定会建设得更加美好! 1988年12月11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