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叶文玲致宗璞· 盼“引”“葫芦迷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2-22
第8版(副刊)
专栏:书简

  ·叶文玲致宗璞·
  盼“引”“葫芦迷踪”
  宗璞大姐:
近安!
“不愿诣人贪客至,惯迟作答望书来”,可说是我的老毛病了。今日,一反常态,迫不及待捉笔写信,为的是让你闻闻仆仆风尘和猎猎海风在我身上交织的咸腥味!因为,我一直记着你亦是“平生最喜游山玩水”的。
半月前,因参加“浙南小说笔会”和省政协的考察活动,我顺道作了雁荡——乐清——温州——玉环游,水陆交替,日夜兼程,虽非“春风得意马蹄疾”,倒也半月看遍浙南花。这半月的“山海经”,读得实是有味道呢!
先说“笔会”。来者俱是家乡文友,多比我年轻,且有几位在文坛初露锋芒的骁将,议论起文事来,也一个比一个才气纵横。听他们谈吐应对,身心俱觉年轻!
会议话题没有框限,轮着我时,便以您的《南渡记》为例,大发感慨,总觉得如此好文章“淹”在书海中,没有足够的评论,甚是不公。如今,笔勤的青年评论家,目光常驻先锋派的探索小说,而能对真正的好作品做出鞭辟入里的艺术分析的老评论家,好像又别有隐衷,甘做“闷嘴葫芦”,瞧,我可能言重了。就在归途上,终于读到了韦君宜的那篇评论,自是卓然不凡,只是太短,未能尽兴。哦,大姐自己道得极是:“难收纵,且自品评”。我在急焦焦地盼着你早日把这“葫芦迷踪”全部“引”出来。
还想再问一句:《东藏记》可曾脱手?听说你最近又去了云南,故地重游,想必感念更深,为这“四部曲”,你不惜以多病之躯,千里跋涉,可见你不仅崇尚,而且身体力行地体现着“运动员精神”,实在令我感佩!
浙南行,我亦不甘“藏掖”,已点滴写就,不日准备“抛出”。这些急就的生活笔记,文字粗糙,只不过多少有点生活的“热烫气”而已。有时,我就希望自己多多存着这点“热气”,以免在当前文事嘈杂、人心浮动的境况中,冷了执笔的心肠。
敬颂
秋安
叶文玲
1988年11月11日
注:宗璞撰写的长篇《野葫芦引》由“四部曲”组成,即《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