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出去时精心筛选 回国后挑起大梁 中原油田靠培训人才用好引进设备 测井公司这一招带来可观效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2-24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出去时精心筛选 回国后挑起大梁
  中原油田靠培训人才用好引进设备
  测井公司这一招带来可观效益
本报讯 中原油田测井公司从法国引进的4套数控测井设备去年9月26日通过验收后,立即投产。到今年11月底,共测井175口,获得大量优质资料,为找石油和天然气做出了贡献。要是雇用国外测井队完成这些工作量,需支付美元1179万。
这是该公司精心筛选、重用出国培训人员,使一批青年知识分子挑起大梁的结果。
为使引进设备及时发挥较好效益,这个公司在选派出国培训人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首先,通过严格的英语笔试和口试,从100多名1982年以来的大专毕业生中选拔了34人,分批到外地院校进修,使其务必达到阅读、翻译外文资料和口头对话的水平,为出国学习奠定可靠基础。紧接着,他们请国内有关专家上专业技术课。出国之前,公司安排这些人员集中翻译了100多万字的外文技术资料,使其进一步熟悉情况。
出国培训分批开始后,这个公司严格把关,不派“滥竽充数”的,也不设没有培训任务的专职领导带队,就连翻译也大多由学员兼任。到法国和美国两个培训中心学习的14名人员中,除两名领队由中年技术人员担任外,其余全是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珍惜在国外的5个多月时光,接受了紧张的强化训练,每天学习达14小时以上,并一一通过严格的结业考核。
出国培训人员归来后,公司就把他们放在引进设备的关键岗位上,同时要求他们带徒弟,订立合同,明确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使徒弟达到单独顶岗的水平。使用引进设备过程中,这些出国培训人员刻苦钻研,大胆革新,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在PE3230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方面,有两项属国内首创,有5项获得部级科技成果奖。
1986年初,这个公司成立了全国石油系统第一个数控测井培训中心,头两年聘请外国专家授课。今年,出国进修的4名青年技术人员登上了讲台。
(苏文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