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张总”巧渡“人情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2-24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张总”巧渡“人情关”
  新华社记者 严卫民
作为一个正直的企业领导,常常会为吃不完的酒席、收不完的礼品而烦恼。吃吧收吧,于心不安,强推硬辞吧,难免有驳人面子之嫌,以后生意还做不做?可上海文体用品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共产党员张兰生自有一套巧渡“人情关”的办法。
一次在香港,一位港商为表示业务上的成功合作,悄悄向张兰生提出要送他一块罗莱克斯表,问他要黄的(金的)还是白的(银的)。张兰生没有来一个严词拒绝,也轻声细语地回答说:“你如果希望我们的合作保持下去,你能为祖国四化多出点力,那么多销国货就是贡献。至于送我东西,就免了吧。说真的,你可不要害我啊……”说完,与港商对视一笑,一桩难却的人情就那么婉辞了。
上海文体用品进出口公司在国内有200多家货源供应厂。这些工厂送来的礼品,张兰生自有办法谢绝。
今年国庆,一工厂厂长上门拜访张兰生时,留下了一支昂贵的野山参。张兰生让人把人参连同一份公司去年制订的不吃请、不受礼的通知一起送了回去。那位厂长委屈地找上门来说:“公司为我厂的产品出口帮了大忙,我这纯粹是用自己承包所得的钱表示一点心意。”张兰生恳切地说:“老朋友、老同事礼尚往来,这是人之常情。但如果我现在不是坐在这个位置上,你会送如此贵重的礼吗?”一席话,说得这位厂长心悦诚服。
遇上推不掉的宴请,张兰生就这样对付。他声色不露地坐上席,不碰杯,不提筷,推托不胜酒力而马上要饭。待饭送来后几口吃完,没等菜上到一半,就借故离席。这样几次下来,对方也就理解他是真心不吃请不收礼了。
碰上实在推不掉的礼品,张兰生都如数带回,如数上交。从1983年公司成立至今,他已上交礼品1000多件,大到高级照相机、鱼翅等,小到一双袜子、一根领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