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自筹资金办企业 开发山水挖穷根 高安县依靠自己力量富起来 全县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 农民人均收入达五百六十六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2-25
第1版(要闻)
专栏:

  自筹资金办企业 开发山水挖穷根
  高安县依靠自己力量富起来
  全县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 农民人均收入达五百六十六元
本报讯 记者赵相如报道:江西省高安县改变靠国家投资办厂、等着国家救济的种种依赖思想,努力激发群众治穷致富的热情,从实际出发励精图治,全县面貌迅速改观。全县财政收入近2年以700多万元的速度递增,今年农民人均收入达566元,全县每年上交税利近1000万元。
4年前这个县还需要国家每年补贴100万元。全县有山,却荒山成片;有水面,却水产不丰;有田,只够温饱。县里领导经过调查后了解到,要改变全县面貌一定要先激发群众治穷致富积极性。他们反复向群众说明,要想富,不怕苦,要快富,吃大苦。就是要利用这石头、农田、水面,在办好农业的同时,兴办石灰厂、水泥厂、砖瓦厂、耐火材料厂、瓷厂。县、乡、村、组、户层层动手,一共办起了76个厂。办厂没有钱,县领导动员大家集资合伙办,启发大家“缓买高档商品缓建房,集中资金先办厂”,全县自筹资金2000多万元,解决了办厂的资金困难。现在全县生产的釉面砖已占全国总产量的7%,并跻身欧美和东南亚市场。
隆冬时节,这里农民原来习惯冬闲休息。县领导向群众说明,山不治好挖不尽穷根,鼓励群众上山挖坑栽种柑桔,并为群众准备好树苗,配备农技员面对面指导。两年下来有的柑桔树已有齐胸高,连贫瘠的荒丘也种上了可以造纸用的速生林。
高安县湖泊水面多,目前都承包给养鸭专业户。相城乡单是养鸭、加工板鸭、做鸭绒服这一系列生产,今年就取得了税利110多万元。
群众热情迸发出来,生产有了发展,县领导尚俭戒奢。县委、县府40多个机关挤在一幢50年代建的三层楼房内办公,县领导一次次放弃购高级小轿车机会,将几部旧吉普翻修后使用。县领导对记者说:“别小看这点点滴滴,我们要不注意就会影响群众的积极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