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从“一锤定音”到“钟鼓齐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2-25
第1版(要闻)
专栏:每周论坛

  从“一锤定音”到“钟鼓齐鸣”
  李德民
“每周论坛”专栏围绕着“整人”这个题目,先后发表3篇评论:8月21日夏雨的《治治整人的人》,10月17日张延的《也谈“治治整人的人”》,12月4日邓刚的《就该“治治整人的人”》。第一篇明确指出:“被整的人总是受损害,整人的人总是占便宜”,呼吁:“治一治整人的人!”第二篇则认为:“笼统地提出‘治治整人的人’,会给人一种含混不清的感觉”,因为“‘整人’可以是好人整坏人,也可以是坏人整好人”。第三篇强调:“整人的人就该治治!”但它认为“被整的人总是受损害,整人的人总是占便宜”一语,如果改为“被整的人受到了不应有的损害,而一些整人的人不负任何责任,甚至占了便宜”可能更符合实际些。
对三篇评论的观点,读者自有见解,毋须继续议论。但从连续发表三篇不同意见的评论,使人们看到报纸上出现了一种从“一锤定音”到“钟鼓齐鸣”的可喜现象。
“钟鼓齐鸣”,有点不同声音,这是正常的,也是有益的。可是,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报纸上却必须篇篇正确,句句真理,否则就是“政治问题”,“立场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告了那个时代的结束,党中央号召解放思想,畅通言路,这自然也包括在报纸上的解放和畅通,但一些同志对报纸上可不可以有点不同的声音仍心存疑虑。其实,早在30多年前党中央对这个问题就有明确的指示。1956年8月,党中央在批转人民日报编辑委员会的报告中就指出:“为了便于今后在报纸上展开各种意见的讨论。《人民日报》应该强调它是党中央的机关报又是人民的报纸。过去有一种论调说:‘《人民日报》的一字一句都必须代表中央’,‘报上发表的言论都必须完全正确,连读者来信也必须完全正确’。这些论调显然是不实际的,因为这不仅在事实上办不到,而且对于我们党的政治影响也不好。今后《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除了少数的中央负责同志的文章和少数的社论以外,一般地可以不代表党中央的意见,而且可以允许一些作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同我们共产党人的见解相反的文章。这样做就会使思想界更加活跃,使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愈辩愈明。”中央的这个批示今天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更有现实意义。
上面提到的三篇评论,显然没有一篇是代表中央的,但是,它们又是根据自己对中央精神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去论述“治治整人的人”这个问题的。反对整人,这也是符合中央精神的。这三篇评论发表之前,恐怕未经中央审定,也不会是哪位中央领导同志授意撰写的,无非自由投稿,一家之言而已。三篇评论虽有争论却态度友好,意见相左而目标一致,这种“钟鼓齐鸣”,不像过去“大批判”、“大辩论”时那样杀声阵阵,炮声隆隆,论的是理,有理才有力量。论起道理来,作者是无“来头”大小可分的,“居庙堂之高”者并非一言九鼎,“处江湖之远”者未必人微言轻,讨论问题时,在报纸版面上,人人平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