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执著的追求——记褒曼的女儿伊莎贝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2-25
第7版(国际)
专栏:

  执著的追求
  ——记褒曼的女儿伊莎贝拉
  师秀峰
在罗马机场的休息大厅,一位额宽唇丰、双眸坦诚的端庄女性,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几位青年围住她请她签名留念。她的神态酷似一位大电影明星!可不是吗,她正是已故表演艺术家英格丽·褒曼的女儿——伊莎贝拉·罗塞里尼。此刻,她正在等候回纽约的航班。
伊莎贝拉,今年36岁,长得极像其母,有“小褒曼”之称。然而,她不但继承了母亲的外表,更继承了母亲的艺术灵气和奋斗精神。她迄今拍了多部电影,在影坛上小有名气;她在电视台做过记者和节目主持人,也受到各方赞誉;她还是当今世界报酬最高、名声最响的模特儿之一,年收入百万美元;她的事业,仿佛刚刚起步,又好像处在巅峰。不过,她走过的路可不是玫瑰花铺就的坦途,有欢乐,也有痛苦……
伊莎贝拉5岁时父母离异,父亲罗布托,是意大利著名的现实主义电影大师。她随父在罗马,由保姆照管度过童年。她13岁时,发现患“脊柱凸倒”症,不治将终身驼背。于是,她经受了三次脊骨牵引拉直手术,长达18个月躺在石膏模床里。虽已分手的双亲,给予她精心爱护,褒曼始终守护在她的身边。时至今日,伊莎贝拉回忆起往事,对母亲充满无限敬爱与感激之情。
此番痛苦经历,在她童稚的心灵投下“人生之路并不平坦”的意识,也培育了她坚毅、勇敢、勤奋、沉稳的性格。她立志以母亲为榜样,“做一个事业型女子”。她尤其鄙视躺在父母的名望与财富的温床上坐享其成。她要“凭自己的才智与劳动,开创属于自己的一切”。
1971年,年方19岁的她,从罗马来到纽约,为意大利电视台采访新闻。做记者是辛苦的,她夜以继日地忙碌着。“工作,工作,工作就是生活。”这是她的座右铭。
1980年,她的照片被登在一家时装杂志的封面上。她那非凡的美貌,使许多服装公司和化妆品公司竞相邀她做模特儿。
在美人如水的模特儿行列里,行家这样评价她:她一出场,总是流淌着难以言传的神韵。她是个成熟的女性,不像有些少女那样轻浮。把自己的年龄、阅历和艺术修养融为一体,这是她魅力的所在与成功的奥秘。
伊莎贝拉从事模特儿工作的同时,并未忽视她最喜欢的电影艺术。自电影《草地》中显露才华后,她相继又在《白夜》、《野孩子不跳舞》、《蓝丝绒》和《泽利和我》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演技不凡。
在鲜花和赞语的背后,蕴含着辛勤的汗水,她常常为一个满意的表演动作而苦思冥想,夜不能眠。为了在《白夜》中演好俄国女译员,她不得不矫正她带瑞典音的英语和从头学习俄语、进修戏剧表演。《白夜》在欧洲上演,引起轰动。伊莎贝拉的出色表演,得到评论界的好评:“她的表演自然,是发自内心的,出自本能的反应。”而她在艺术上执著追求的正是:“真实、自然而又富于幻想。”
正像一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女性一样,她在事业与家庭之间也未能搞好平衡。她两次婚姻均告失败。但她相信,她会有自己的白马王子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