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在整治中切实搞好企业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2-26
第5版(理论)
专栏:

  在整治中切实搞好企业改革
  何家成
“明年,价格改革的步子应当放慢,企业改革则必须抓紧”,这是十三届三中全会关于下一步改革的重要部署。三中全会结束以来,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和深化改革的贯彻落实工作,总的来说是好的,其中抓紧企业改革的工作,也已经开始起步或正在进行积极的准备。现在的问题是要抓紧抓好明年的企业改革。对于实现明年治理环境、整顿秩序的目标来讲,抓紧抓好企业改革,可以起到砍基建、紧银根、压速度等宏观政策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
要实现明年的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低于今年这个总目标,就必须同时从压缩需求和增加供给这两个方面入手。
增加供给,除了在宏观上采取正确的结构倾斜、进出口政策外,关键就是要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压高速度为例。当前物价上涨幅度过大的原因,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工业增长速度过高,则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把过高的物价上涨幅度降下来,就得把过高的工业增长速度压下来。这次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明年工业增长速度要降到10%甚至更低一些。这个要求能不能实现?许多地方的同志反映,如果工业增长速度只有10%的话,财政就过不去,甚至工资都发不出。因为现在财政收入每增长1%,在效益好的省市要求工业增长3%左右,在效益差的省市要求增长5—6%。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硬要压速度,结果或者就是速度根本压不下来,或者勉强压下来后,财政也会出大的问题。为什么我国有了10%这样的高速度,连财政都过不去?其原因一是企业没有真正放开搞活,经济效益低。二是企业冗员太多,单位产品的劳动工资成本太高。三是条条块块向企业伸手,四面八方向企业摊派、抽头和盘剥,使得预算内大量的财富流到了预算外,流到了各种公司和个人手中。所以,必须通过搞好企业改革,解决压低速度而不使财政收入增长过慢的问题,才有可能把工业增长速度真正降下来。
压缩需求,相对容易见效的,重点是压缩基建规模和集团购买力。但压缩需求,决不能忽略对个人消费基金过快增长的控制。当前物价上涨幅度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个人消费基金增长连年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国内外的经验都说明了,个人消费基金压不下来,通货膨胀是无法抑制的。那么,在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工业生产的增长压了下来,而工资奖金的增长从而个人消费基金的增长却压不下来呢?从微观机制上讲,主要就是因为企业只负盈,不负亏,没有形成自我约束的机制。所以,明年必须抓紧抓好企业改革,才能够搞好对消费基金过快增长的控制。
怎样搞好明年的企业改革?从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的情况看,要搞好明年的企业改革,需要研究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要处理好承包制与股份制的关系。
从以往试点中出现的问题看,要搞好股份制试点,有几个问题必须妥善解决。
一是处理好股份制与承包制的关系。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两权分离。两权分离,既得靠股份制,又得靠承包制。决不能因为要进行股份制试点,就否定取消承包制。这两者的功能是不同的。承包制解决的是把经营权下放给企业的问题,股份制则是要明确产权关系。这两者既不是相互排斥的,也不能相互替代。企业搞了股份制后,仍然有必要搞承包制。
二是切忌在推行股份制中,造成职工对财产关系占有上的明显不平等。当前群众很不满意的一个问题就是收入的不公平。在推行股份制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财产关系上的不公平,那么它的危害比收入不公平还要严重得多,资本主义经济患有不治之症的根子就在这里。我们是在公有制条件下推行股份制的,是对公有财产实行明确产权的改革,如不全力杜绝出现财产不公平的问题,就不可能搞好股份制。
三是不能借搞股份制为名来侵吞国有资产,进一步开消费膨胀的口子。这从以往的情况看有两种做法:或者是侵吞国有资产存量,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甚至白送股票;或者是侵吞国有资产的增量,也就是说,国有股甚至是企业股都不参加分红,只有个人股独享全部分红基金。如果这样,股份制非失败不可。远的不讲,就说明年,这也会急剧膨胀收入,推动物价进一步上涨,破坏明年总的目标的实现。
二、实行优化劳动组合问题。
优化劳动组合,无论对于克服当前困难,还是对于中国的长期发展,都有难以估量的意义。要搞好优化劳动组合,必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条件公开、机会均等、平等竞争、择优聘用。这样做,可以大大减少矛盾和冲突,也容易为广大职工理解和接受。
二是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未建立前,要搞好厂内保障制度。我们的目标是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缺乏社会保障制度时,决不能把优化下岗的职工全部推向社会,也不能不给这些职工某种保障,否则会出大的问题。相反,搞好了这项工作,十分有助于优化劳动组合健康地发展。
三是建立“再进入机制”。在企业普遍实行承包制之后,有些地方出现了大学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说明这些企业开始注意避免出现或加剧“三个人的事五个人”干的现象了,但年轻人就业难的问题必须解决。现在推行优化劳动组合,如果不建立“再进入机制”,那么第一次被优化上岗的职工,就会成为永久的在业者,而被优化下岗的职工,就会成为永久的失业者。这是不妥当的,也是行不通的。现在企业的管理手段有限,除了奖励以外,别的手段不多,结果是奖金越发越多,但它的作用却越来越小。优化劳动组合搞好了,就给厂长提供了一种新的调节管理手段。但是,没有“再进入机制”,搞的是一次性的优化劳动组合,那么厂长对优化上岗职工的调节手段又只剩下奖金了。因此必须建立起“再进入机制”。
三、关于制止摊派、抽头和盘剥问题。
前面提到压速度使财政过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方面对企业的摊派、抽头和盘剥。由此还推动了物价上涨。这次三中全会就要求坚决制止向企业摊派、抽头和盘剥。应当说,实现这个要求的难度是很大的。以往曾有过这方面的要求,中央和各地也都不止一次地下过禁令,但并没有能够解决问题。那么,这次能否或至少是初步地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呢?关键就要看是否有强有力的、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了。
从现象上看,向企业的摊派、抽头和盘剥,是政府的行为有问题,以往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考虑解决问题的。事实表明这样做的成效不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解决问题的措施不力,贯彻落实工作抓得不实,还缺乏检查监督机制。因此,这次在解决政府的行为方面,还必须花大力气来改善和加强工作。另一个原因就是没有从企业这个角度来解决问题。向企业的摊派、抽头和盘剥,不仅是一个政府方面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企业本身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市场经济国家没有出现我们这种问题?就是因为他们的企业是自负盈亏、有自我约束机制的。再比如,现在向企业摊派、抽头和盘剥的,不仅仅是政府和行政性公司,而且包括许多完全不承担政府管理职能的学会、协会、群众组织,等等。如果说前者是可以利用超经济权力,向企业强制摊派、抽头和盘剥的话,那么后者并不具有这种权力,但为什么它们也能伸手挖企业呢?这不能不说与我们的企业还没有真正建立自负盈亏、具有自我约束的机制密切相关。又比如,即使是政府向企业的摊派、抽头和盘剥,其中既有强制性的,也有相互利用性的,像通过送礼、请客、赞助等手段来推销产品或采购原料。从企业这方面看,这并不一定就是行贿,因为有可能不是或不仅仅是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是为了企业、为了全体职工的,但这总不是一种正常的行为和公平的竞争。
因此,在这次禁止摊派、抽头和盘剥中,要想大见成效,就不能仅仅限于从政府那一个方面入手,还必须从企业这一个方面入手。从企业这个方面入手,总的目标当然是要建立起企业自负盈亏、具有自我约束的机制。但当前的思路,除了抓紧搞好放开经营、承包制、股份制和优化劳动组合等改革外,还需要研究政府、社会和职工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问题,研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监督管理问题,尤其要研究国有企业管理者特别是厂长经理的廉洁问题。在市场经济国家为政清廉的范围一般也都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我们更不应该忽略国有企业中的廉洁问题。应当积极探索把公开化引入到厂长收入、企业财务等方面,探索企业廉洁制度的建设问题。这样才能把禁止摊派、抽头和盘剥的工作向前大大推进一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