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代表30亿人的获奖者——记铅球运动员李梅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1-03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代表30亿人的获奖者
——记铅球运动员李梅素
1987年以前,李梅素虽然多次荣获全国冠军,但她的铅球却从未飞出亚洲。在一般人眼里,29岁的李梅素已经“老”了,因为30多年来,中国的铅球运动员没有一个超过27岁仍在拚搏。然而,李梅素还是频繁地出现在运动场上,频繁地出现在领奖台上。1987年3月28日,北京地区优秀运动员田径比赛中,李梅素投出了19.40米,震醒了酣睡2年由队友丛玉珍保持的18.93米的亚洲纪录。
短短的3个月内,她把亚洲女子铅球纪录改写了5次,把自己的最好成绩提高了两米多,成为亚洲第一个突破20米大关的女子铅球运动员。
李梅素从小身体结实,喜爱体育,在河北新乐县中学体育班读书时就练起了铅球。几年后成为国内女子铅球佼佼者。1985年,伤病迫使她退出了亚洲田径锦标赛。一时间,人们都以为李梅素从此将销声匿迹。谁也没想到,为了参加奥运会,李梅素婚后复出。有人预料,接近“而立之年”的她很难再创奇迹。奇怪的是近两年来她反倒进入黄金岁月,成绩提高非常稳定、迅速。
奇迹是怎样出现的呢?李梅素的教练何增生说,铅球是个实打实的项目,没有半点侥幸或捷径可言。就说李梅素的力量训练吧,都是和杠铃打交道,200多斤的杠铃压在肩上,起立、下蹲,周而复始。李梅素要付出比别人更大的代价,她是用超人的毅力与肌体搏斗,与铅球搏斗。每天训练结束,手臂无力,小腿胀痛,铺好被子坐在床边,双腿不知该怎样提上床,常常要下好几次决心才能伸进被窝。为了帮助李梅素训练后肌肉放松,恢复体力,何教练天天为她按摩一个多小时,累得师徒都满头大汗。练投掷技术扭了腰,她不肯中断练习,每天训练完一步步蹭回宿舍,即使手绢掉到地上,也得下好半天决心,方能咬牙忍痛把它捡起来。
李梅素在汉城奥运会田径场上为祖国升起了第一面也是唯一一面五星红旗。她是亚洲田径选手唯一登上领奖台的,却像做错了事一样自责,有人看到她悄悄摘下铜牌,掖在花束里。
在河北省体委举办的奥运会健儿联欢会上,有人为李梅素和银牌的成绩只差一厘米而可惜,李梅素摇了摇头:“不能这样看问题,差距不是一厘米,21.06米与我的最好成绩还差60多厘米。我只怨自己发挥得不好,不怪其它客观原因”。纯朴的话里包含着一名老运动员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对祖国荣誉崇高的责任心。
李梅素大器晚成,路走得很难。
奥运会后,她曾想过“告老还乡”,当想起中国和亚洲女子铅球纪录与世界纪录还有1米之遥的差距时,她那生性倔强总不服气的劲头又来了:如果能继续保持目前的水平,我准备再拚几年,哪怕能把那差距缩短一厘米,两厘米……
这就是李梅素,而立之年拚搏不已的中国女性,一个普通农民的女儿。 张有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