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爱国之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1-03
第8版(副刊)
专栏:

  爱国之道
牧惠
沈从文当然不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可他是一位爱国者。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特有的方式爱他的祖国。
他的小说,散发出乡土气息和他对故乡、对大自然和人民情致缠绵的爱,使读者也被感染得爱上这些故事里的人、土地和产生这些作品的国家。这不就是爱国?更不要说,他的作品给我们中国增添了光彩。
但是,由于我们过去相当盛行着的古怪逻辑,仅仅因为他在既有赞赏甚至还曾经批评过国民党的同时没有说过共产党的好话,还由于认识的局限把解放战争说成是“民族自杀的悲剧”,于是,这位在国民党眼里讨厌的人物,又被视为站在左翼文学运动对立面的右翼文人——“战国策派”。他的作品被全盘否定,以至于像巴老说的那样,他“写了那么多作品,贡献那么大,我们知道的人却很少”。
此路不通,沈从文一头钻进了历史博物馆,以一个普通讲解员的身份,搞文物研究。他废寝忘食地在文物堆中转来转去,被反锁在屋里却毫无察觉。他的信条是“一个公民永远不许可消极,因为,他是真正的主人”。他的研究,不仅成绩显著,而且还积极地为这人那人准备了“××有用”、“×××有用”的专题材料,还无私地把自己花钱着迷搜罗来的珍贵书画、文物无偿地捐给了博物馆……在这方面,他对祖国做出的贡献绝不亚于他的小说。
按理,这种同政治不大相干的爱国之举应当得到承认了吧?其实,此路也并不通畅。在十年浩劫的时代,“爱国大家”说,这是封、资、修,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为了防修反修,为了劳动人民免吃二茬苦、免受二茬罪,几十年内搜购来的图书资料、著作、文稿或被以七分半一公斤的价格卖给了废品收购站,或被军代表“代为消毒”而付之一炬!
还有比这种打击更沉重的吗?我曾听说过,在“文革”中,一位我所尊敬的老师,在造反派的“勒令”和监督下,亲手焚毁了几十年来一字一句书写下来的资料和文稿。我几次去探望老师,却始终不敢问及这件事。我懂得,对祖国文化一无所知的人,对做学问一窍不通的外行,醉心于这种焚毁甚至还有自豪感。两千年来,我们浩大而优美的文化遗产,有多少在这种“自豪感”中化为灰烬!但是,对于懂得这些国宝无价的行家来说,该是多么残酷的暴行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盗窃大量文物的康生倒还有一点贡献了:他没有砸烂毁坏!
换一个人,假如是我,很可能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去重操旧业。然而,沈从文却依然完成了周恩来生前对他的嘱托。没有对祖国倾心的爱,没有对事业痴情的恋,怎样去解释这种超负荷的力量?!
“爱国也需要生命,生命力充溢者方能爱国……对国家,貌作热诚,对事,马马虎虎;对人,毫无情感;对理想,异常吓怕”,乃是实无所爱的阉人。沈从文就是他所说的那种生命力充溢的爱国者。
可怕的是,偏偏那种对国家“貌似热诚”的人,却往往自以为像倒爷把紧俏的铝锭、彩电垄断起来似地垄断了爱国的批发权,把真正的爱国者排斥在爱国队伍之外,不准爱,不准按自己的方式爱自己的祖国。这种不正常的状况,难道不应该在今后来一个彻底的改变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