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棺木小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1-07
第8版(副刊)
专栏:燕舞散文征文

  棺木小记
伍学钊
乡下人重死不重生。生前省吃俭用,辛辛苦苦积下几个钱,备上一副好棺材,人眼一闭,16人大抬,披麻戴孝热热闹闹,好端端的木料埋进一块好端端的田土里。
这习俗只怕沿袭好几千年了。
自然做棺材的就生意兴旺。樟河村的孟老倌操棺材手艺已有四五十年了,他是从他爹手里接下来的,他爹是从他爷爷手里接下来的,他爷爷是从他祖宗手里接过来的。他把手艺传给儿子,儿子又传给他孙子。
这棺材生意经年不衰,就连前些年反对封资修,割资本主义尾巴时,也没怎么割到孟老倌头上来。
孟老倌还在壮年时就给自己备好了一副棺材,用了整整一个立方米的上好楠木。孟老倌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擦拭棺材,那生漆棺身被擦得油光锃亮,每当这时,孟老倌那干涩的老眼也亮了。村里村外的老人们有事无事来到他家,啧着扣眼儿似的嘴,抚摸着这口棺材,馋得老眼都有些发红。
孟老倌还老早就请风水先生在方丘给自己择了块墓地。按当地人讲,方丘本就是块宝地,孟老倌择的墓穴又是宝地中的宝地。村里的老人们没一个不说孟老倌好福气的。
一晃十年过去了。
一天,村口驶进一辆面包车,车里跳出几个肩扛测绘仪器的人,风风火火到方丘转了一趟。一个月后,村口贴出告示,凡葬在方丘上的坟限期迁到指定的公墓区。
方丘要办火葬场了。
紧跟着几辆推土机轰隆隆驶进村子,一车车建材运进方丘工地。不到半年,火葬场建好了,村里村外死了人,都往那场子里拖。
孟老倌卧床半年,大病了一场,他硬撑着身子起床,倚在门框上望着儿子在坪里懒洋洋地刨着木筒。他眼见着这份祖传的家业败在自己手里,心里像刀子割一样痛。
孙子和村里的几个小木匠办起了一个公司,名曰“新式家具开发公司”。几年下来赚了不少钱。孙子把老屋拆了,盖了四封三间大砖屋,购置了成套的家用电器。最碍眼的是那副楠木棺材,占了堂屋的三分之一,电视机只得搁在那棺材上。孙子对爷爷说,就棺材的木料,加几块胶合板,可以打几套漂亮的组合家具,少说也能赚个三五千块钱。孟老倌开始听这话时,举起烟枪打孙子,后来听这话时,直瞪眼,听多了,心里也不免打起算盘来。
如今,那棺材仍占在堂屋的地面上,只是再没人去擦拭它了。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文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