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打开小钱柜 投入大农业 唐河县建立农民投资机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1-09
第2版(经济)
专栏:

  打开小钱柜 投入大农业
 唐河县建立农民投资机制
本报讯 “打开小钱柜,投入大农业”,这是河南省唐河县农村建立农民投资机制后,出现的可喜现象。两年来,全县农户已将积攒的2700万元投入农业建设。
唐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这些年农民手中有了钱,由于缺乏引导,消费资金猛增,农业投入则大幅度减少。为改变这种状况,该县采取了一系列优惠办法,吸引、鼓励农民投资。1987年,县里利用投资、集资、提供无息贷款等方法,建立起农技服务、良种繁育、肥料供应、植物保护、农机维修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同时规定:凡私人投资兴建的堰、塘、渠、坝、机井等水利工程,一律实行商品经营,收入部分按投资多少分红;投入中低产田改造的资金,根据收益大小,减、免提留或减征土地税;农民投资购农机具,每台奖励10—100元。
这些优惠办法,吸引和调动了农民投资的积极性,他们纷纷打开自己的“小钱柜”,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集资,其中有:村户联合集资,两年来,已集资1800万元,投入农田基本建设。联户集资,目前利用这种办法已集资550万元,投入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与劳务相结合集资。即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使350万元资金和2万个劳力相结合,投入水利建设和改造中低产田。
两年以来,该县新建除涝治浸工程900公里、灌溉配套工程1200公里,新打商品机井1000多眼,扩大灌溉面积100多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建立良种繁育基地30个,开办科学技术、病虫测报等服务中心43个。这期间虽遇干旱,但该县土地灌溉面积仍达75%以上,并获得夏、秋作物丰收,人均贡献商品粮居所在地区之首。
           (魏歧 常晓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